控制横向开裂率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评价指标与试验方法 | 第11页 |
1.2.2 半刚性基层路面开裂研究 | 第11-13页 |
1.2.3 半刚性基层的干缩与温缩特性研究 | 第13-14页 |
1.2.4 沥青混合料温缩特性研究 | 第14-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第2章 路面横向开裂现状分析与材料选择 | 第19-30页 |
2.1 路面横向开裂机理 | 第19-22页 |
2.1.1 沥青面层低温开裂 | 第19-20页 |
2.1.2 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 | 第20-22页 |
2.2 吉林省部分路段横向开裂情况分析 | 第22-26页 |
2.2.1 吉林省高速公路主要破坏类型 | 第22-23页 |
2.2.2 吉林省高速公路裂缝情况调查 | 第23-26页 |
2.3 试验材料选择 | 第26-29页 |
2.3.1 吉林省路面典型结构形式 | 第26-28页 |
2.3.2 试验材料及结构类型选择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单体试件收缩系数试验研究 | 第30-47页 |
3.1 试件成型方法及标准 | 第30-31页 |
3.2 基层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 第31-32页 |
3.3 基层干缩系数试验 | 第32-38页 |
3.3.1 基层干缩系数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3.3.2 基层干缩系数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3.4 基层温缩系数试验 | 第38-43页 |
3.4.1 基层温缩系数试验方法 | 第38-41页 |
3.4.2 基层温缩系数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3.5 面层温缩系数试验 | 第43-46页 |
3.5.1 面层温缩系数试验方法 | 第43-45页 |
3.5.2 面层温缩系数试验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基层与面层组合收缩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 第47-64页 |
4.1 基层与面层组合温缩系数试验 | 第47-49页 |
4.2 组合试件温缩理论分析 | 第49-51页 |
4.3 组合试件理论温缩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51-55页 |
4.4 理论裂缝间距分析 | 第55-63页 |
4.4.1 面层与基层组合结构温缩分析 | 第55-58页 |
4.4.2 基层的干缩分析 | 第58-60页 |
4.4.3 面层裂缝间距 | 第60-62页 |
4.4.4 基层裂缝间距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不同结构组合下路面横向裂缝间距研究 | 第64-78页 |
5.1 参数取值对裂缝间距的影响 | 第64-74页 |
5.1.1 模量对裂缝间距的影响 | 第64-66页 |
5.1.2 厚度对裂缝间距的影响 | 第66-68页 |
5.1.3 收缩系数对裂缝间距的影响 | 第68-70页 |
5.1.4 摩阻力系数对裂缝间距的影响 | 第70-71页 |
5.1.5 降温幅度对温缩裂缝间距的影响 | 第71-72页 |
5.1.6 极限拉应变对裂缝间距的影响 | 第72-74页 |
5.2 控制横向开裂的措施 | 第74-75页 |
5.3 吉林省适宜结构组合分析 | 第75-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