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基于路基不均匀特性的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道路模量现场调查方法第10-11页
        1.2.2 动力响应模型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基层和路基模量衰减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2章 基于PFWD的路基与基层复合模量不均匀特征研究第16-36页
    2.1 基于PFWD的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性现场调查第16-18页
        2.1.1 仪器简介第16-17页
        2.1.2 试验设计与数据采集第17-18页
    2.2 模量的确定及不均匀性评价方法第18-20页
        2.2.1 模量的确定第18-19页
        2.2.2 横向不均匀性评价方法第19-20页
        2.2.3 纵向不均匀性评价方法第20页
    2.3 模量不均匀性数据分析第20-35页
        2.3.1 土基模量不均匀特性分析第20-27页
        2.3.2 基层复合模量不均匀特性分析第27-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基于路基不均匀特性的汽车-路面-路基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第36-53页
    3.1 建模思路和原则第36-37页
    3.2 基于路基不均匀特性的汽车-路面-路基相互作用模型第37-46页
        3.2.1 汽车振动方程第37-39页
        3.2.2 轮胎接地模型第39-40页
        3.2.3 汽车-面层-路基动力作用模型第40-46页
    3.3 路基不均匀模量模型第46-47页
    3.4 路基不均匀变形模型第47-49页
        3.4.1 路基永久变形模型第47-48页
        3.4.2 面层与路基相互作用模型分析第48-49页
    3.5 模型求解过程第49-50页
    3.6 改进程序的简介第50-52页
    3.7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基于路基模量不均匀特性的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第53-77页
    4.1 DATPS计算程序第53-55页
        4.1.1 参数选取第53-54页
        4.1.2 程序有效性验证第54-55页
    4.2 影响因素分析第55-73页
        4.2.1 轴载第57-58页
        4.2.2 路基模量衰减第58-61页
        4.2.3 路基模量衰减范围第61-63页
        4.2.4 面层厚度第63-65页
        4.2.5 面层模量第65-67页
        4.2.6 基层厚度第67-69页
        4.2.7 基层模量第69-70页
        4.2.8 车速第70-73页
    4.3 基于刚度不均匀的基层应变多元回归预测公式第73-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5章 基于路基变形不均匀特性的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第77-97页
    5.1 DATPS计算程序第77-79页
        5.1.1 程序有效性验证第77-78页
        5.1.2 路基变形极限值确定第78-79页
    5.2 影响因素分析第79-94页
        5.2.1 轴载第80-81页
        5.2.2 路基变形第81-83页
        5.2.3 路基不均匀变形范围第83-85页
        5.2.4 面层厚度第85-87页
        5.2.5 面层模量第87-89页
        5.2.6 基层厚度第89-91页
        5.2.7 基层模量第91-93页
        5.2.8 车速第93-94页
    5.3 基于变形不均匀的基层应变多元回归预测公式第94-95页
    5.4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结论与展望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弱边界层理论的灌缝胶失效机理研究
下一篇:控制横向开裂率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