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研究进展第12-16页
        1.3.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第12-15页
        1.3.2 主体功能区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 研究方案第16-20页
        1.4.1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2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相关概念、特征及理论基础第20-26页
    2.1 相关概念第20页
        2.1.1 建设用地第20页
        2.1.2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第20页
        2.1.3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第20页
    2.2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特征第20-22页
    2.3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2.3.1 土地区位理论第22页
        2.3.2 地租理论第22-23页
        2.3.3 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第23-24页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26页
3 咸宁市概况和数据来源第26-34页
    3.1 咸宁市概况第26-28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域第26-27页
        3.1.2 自然资源状况第27页
        3.1.3 社会经济状况第27-28页
    3.2 咸宁市建设用地利用情况分析第28-31页
        3.2.1 咸宁市建设用地现状分析第28-29页
        3.2.2 咸宁市建设用地总体变化趋势第29-30页
        3.2.3 咸宁市建设用地的特征第30-31页
    3.3 咸宁市主体功能区定位第31-32页
    3.4 数据收集第32-34页
4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第34-42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4-38页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第34-35页
        4.1.2 评价指标选取标准第35页
        4.1.3 评价指标体系第35-38页
    4.2 指标权重确定第38-39页
    4.3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9-42页
        4.3.1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第39-40页
        4.3.2 聚类分析法第40-42页
5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咸宁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第42-60页
    5.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第42-47页
        5.1.1 评价过程第42-45页
        5.1.2 结果分析第45-47页
    5.2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第47-58页
        5.2.1 评价过程第47-55页
        5.2.2 结果分析第55-58页
    5.3 各主体功能区未来建设用地利用优化对策第58-60页
        5.3.1 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第58页
        5.3.2 国家层面农产品主产区第58-59页
        5.3.3 省级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第59-6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6.1 结论第60页
    6.2 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合作博弈及多目标优化的居民用户智能用电策略研究
下一篇:中国5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