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2页 |
第一节 阿梅丽·诺冬的创作及特征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阿梅丽·诺冬的中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一、阿梅丽·诺冬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状况 | 第11-12页 |
二、关于阿梅丽·诺冬作品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框架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基本概念和研究视域 | 第18-22页 |
第一章 “碎片”的策略:小说的述行逻辑及其言说特征 | 第22-38页 |
第一节 碎片化的叙事构建 | 第22-29页 |
一、时空:时间流动的“悬置”与内在空间的延展 | 第22-26页 |
二、虚实:肥胖之躯的表征与分裂“自我”的内省 | 第26-29页 |
第二节 “对话”形成的“断裂”与“断裂”中构成的“对话” | 第29-34页 |
一、对话、书信形式中的横向扩展 | 第29-32页 |
二、“话语”离散与多重主题 | 第32-34页 |
第三节 碎片的机制:“碎片”中的意义构成及关系解读 | 第34-38页 |
一、游离于“中心”以外的书写 | 第34-35页 |
二、“距离”与意义生成的可能性 | 第35-38页 |
第二章 策略的“碎片”:小说的多维取向 | 第38-53页 |
第一节 尝试与探索:从碎片透视整体的可能 | 第39-43页 |
一、差异:散化的视角 | 第39-41页 |
二、重复:写作增叠与意义的生成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异质”表象中的整体意图 | 第43-47页 |
一、多面呈现:互文与“拼接” | 第43-45页 |
二、突显自身:互文中的戏仿与反讽 | 第45-47页 |
第三节 爱与死亡——向个体完整性的复归 | 第47-53页 |
一、向死而生——破碎生命的归结 | 第48-50页 |
二、爱与死的同构性 | 第50-53页 |
第三章 直面生存:“碎片化”背后的当代审思 | 第53-64页 |
第一节 小说作为现实的照镜:碎片化的多维之美 | 第53-55页 |
第二节 碎片化个体在碎片化环境之中 | 第55-60页 |
一、碎化的自我:信息的裂变与身份的建构 | 第56-57页 |
二、多元的环境:交织的文本与破碎的记忆 | 第57-60页 |
第三节 “他者”与“自我”完整性 | 第60-64页 |
一、作为他者的“爱”与“死” | 第60-61页 |
二、“他者”与“自我”关系的现代启示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