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5-3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负载型Pd纳米催化剂 | 第16-25页 |
1.2.1 Pd纳米颗粒的结构 | 第17-19页 |
1.2.2 载体的种类和结构 | 第19-21页 |
1.2.3 制备方法 | 第21-25页 |
1.3 CO反应机理 | 第25-27页 |
1.4 核壳型纳米催化剂 | 第27-31页 |
1.5 文献小结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31-35页 |
1.5.1 文献小结 | 第31-32页 |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35-43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5-36页 |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36-38页 |
2.2.1 Pd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6-37页 |
2.2.2 CeO_2纳米管的合成 | 第37页 |
2.2.3 Pd/CeO_2-C的制备 | 第37页 |
2.2.4 Pd/CeO_2-NT的制备 | 第37-38页 |
2.2.5 Pd/CeO_2-NT@SiO_2的制备 | 第38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38-40页 |
2.3.1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 | 第38页 |
2.3.2 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 | 第38页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第38-39页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 第39页 |
2.3.5 氮气吸脱附曲线(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 第39页 |
2.3.6 程序升温脱附(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TPD) | 第39-40页 |
2.4 催化性能考评 | 第40-43页 |
2.4.1 反应装置 | 第40-41页 |
2.4.2 反应条件 | 第41页 |
2.4.3 气相色谱条件 | 第41页 |
2.4.4 数据分析 | 第41-43页 |
第3章 负载型Pd/CeO_2-NT纳米催化剂 | 第43-55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设计 | 第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3页 |
3.3.1 结构表征 | 第44-47页 |
3.3.2 性能表征 | 第47-50页 |
3.3.3 催化活性 | 第50-52页 |
3.3.4 讨论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核壳型Pd/CeO_2-NT@SiO_2纳米催化剂 | 第55-67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实验设计 | 第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5页 |
4.3.1 催化剂表征 | 第56-62页 |
4.3.2 催化性能 | 第62-64页 |
4.3.3 讨论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