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2-27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1.2 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17-20页 |
1.4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0页 |
1.5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0-26页 |
1.5.1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5.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1.5.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4-26页 |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6-27页 |
2 碳排放约束政策与贸易竞争力相关文献回顾 | 第27-74页 |
2.1 碳排放约束的概念及相关文献 | 第27-30页 |
2.1.1 碳排放约束的概念 | 第27-28页 |
2.1.2 碳排放约束的计量 | 第28页 |
2.1.3 碳排放约束的主要政策 | 第28-30页 |
2.2 环境约束与贸易竞争力关系的讨论——四种基础理论 | 第30-36页 |
2.2.1 “污染避难所效应”和“污染避难所假说”(Pollution Haven Effect and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 第30-31页 |
2.2.2 波特假说(Porter Hypothesis) | 第31-34页 |
2.2.3 环境竞次理论(Race to the Bottom) | 第34-35页 |
2.2.4 生态倾销假说(Hypothesis of Eco-dumping) | 第35-36页 |
2.3 碳排放约束对贸易竞争力影响相关经验研究相关文献 | 第36-48页 |
2.3.1 经验研究概述——三种不同的观点 | 第36-38页 |
2.3.2 实证研究方法 | 第38-44页 |
2.3.3 研究样本和数据 | 第44-45页 |
2.3.4 环境规制强度的衡量 | 第45-47页 |
2.3.5 对实证研究的简单评述 | 第47-48页 |
2.4 包含环境约束的封闭一般均衡理论研究文献 | 第48-61页 |
2.4.1 最基本的环境经济理论模型——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 第48-50页 |
2.4.2 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的环境经济理论模型 | 第50-53页 |
2.4.3 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的环境经济理论模型 | 第53-56页 |
2.4.4 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环境经济理论模型 | 第56-59页 |
2.4.5 封闭宏观环境经济学理论模型评述 | 第59-61页 |
2.5 碳约束对贸易竞争力影响机制研究相关文献——基于开放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 | 第61-72页 |
2.5.1 大国、小国维度 | 第68-69页 |
2.5.2 污染跨界传播及国际合作维度 | 第69-70页 |
2.5.3 贸易模式维度 | 第70-71页 |
2.5.4 要素国际流动维度 | 第71页 |
2.5.5 国际政治集团的影响维度 | 第71-72页 |
2.5.6 厂商异质性维度 | 第7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3 碳排放约束及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 | 第74-96页 |
3.1 我国制造业总体CO_2排放现状 | 第74-80页 |
3.1.1 我国CO_2总量排放增长迅速 | 第74-75页 |
3.1.2 我国CO_2排放比重逐年上升 | 第75-79页 |
3.1.3 我国人均制造业CO_2排放与人均CO_2排放总量快速增长 | 第79-80页 |
3.2 我国制造业产业CO_2排放现状 | 第80-84页 |
3.3 我国CO_2排放约束现状 | 第84-89页 |
3.3.1 我国总体CO_2排放约束与主要贸易国比较 | 第84-85页 |
3.3.2 我国制造业分产业CO_2排放约束与主要出口贸易国比较 | 第85-89页 |
3.4 我国制造业对主要贸易国贸易竞争力现状 | 第89-94页 |
3.4.1 我国制造业整体对主要贸易国的出口竞争力现状 | 第89-90页 |
3.4.2 我国对主要贸易国的分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 | 第90-94页 |
3.5 小结 | 第94-96页 |
4 相对碳排放约束对我国贸易竞争力影响实证研究 | 第96-123页 |
4.1 引言 | 第96-97页 |
4.2 文献综述 | 第97-99页 |
4.3 相对碳排放约束对我国制造业总体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 第99-105页 |
4.3.1 分析框架和计量模型 | 第99-101页 |
4.3.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 第101-102页 |
4.3.3 碳排放约束对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102-105页 |
4.4 相对碳排放约束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贸易竞争力影响分析 | 第105-118页 |
4.4.1 分析框架和计量模型 | 第105-106页 |
4.4.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 第106页 |
4.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06-118页 |
4.5 碳排放约束分配政策的出口转型效应研究 | 第118-12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4.6.1 主要结论 | 第121-122页 |
4.6.2 相应的政策建议 | 第122-123页 |
5 碳减排治理方式与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研究 | 第123-144页 |
5.1 引言 | 第123-126页 |
5.2 基准模型——基于碳排放准入标准的分析 | 第126-133页 |
5.2.1 碳排放准入标准下的标准模型 | 第126-129页 |
5.2.2 市场均衡及贸易竞争力 | 第129-133页 |
5.3 碳排放税约束下的基本模型 | 第133-138页 |
5.3.1 碳税约束下的开放宏观一般均衡模型 | 第133-136页 |
5.3.2 碳税约束下的厂商均衡与其贸易竞争力 | 第136-138页 |
5.4 模型拓展——融资成本的影响 | 第138-142页 |
5.4.1 碳排放标准约束下,融资成本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 第139-141页 |
5.4.2 碳排放税约束下,融资成本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 第141-14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42-144页 |
6 碳排放约束政策与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研究 | 第144-159页 |
6.1 引言 | 第144-145页 |
6.2 碳排放准入标准约束下,厂商减排治理方式的选择 | 第145-146页 |
6.3 碳税约束下厂商减排治理方式的选择 | 第146-148页 |
6.4 融资成本对厂商减排治理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148-153页 |
6.4.1 碳排放准入标准下,融资成本对厂商减排治理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148-150页 |
6.4.2 碳排放税约束下,融资成本对厂商减排治理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150-153页 |
6.5 厂商融资成本异质性对其减排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153-154页 |
6.6 碳税条件下,减排融资补贴对碳排放约束政策贸易竞争力效应的影响——碳减排补贴的可行性 | 第154-157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57-159页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59-163页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59-160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160-161页 |
7.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第161-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4页 |
附录 | 第174-180页 |
致谢 | 第180-1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