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动静态驱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引言 | 第10页 |
| 1.2 直线电机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直线电机的发展 | 第10-11页 |
| 1.2.2 直线电机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直线电机的控制技术 | 第12-13页 |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6 课题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作动器简介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 第15-28页 |
| 2.1 机械组件 | 第15-16页 |
| 2.1.1 试件 | 第15-16页 |
| 2.1.2 作动器 | 第16页 |
| 2.2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16-19页 |
| 2.2.1 驱动器 | 第17-18页 |
| 2.2.2 控制卡电路 | 第18页 |
| 2.2.3 数字hall传感器检测电路 | 第18-19页 |
| 2.2.4 信号发生器电路 | 第19页 |
| 2.3 作动器强度校准 | 第19-20页 |
| 2.4 作动器静力学分析 | 第20-24页 |
| 2.4.1 拉杆静力学分析 | 第20-22页 |
| 2.4.2 承拉块静力学分析 | 第22-23页 |
| 2.4.3 移动台静力学分析 | 第23-24页 |
| 2.5 作动器滑块寿命分析 | 第24-25页 |
| 2.6 作动器谐波加载分析 | 第25-26页 |
| 2.7 作动器模态分析 | 第26-27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9页 |
| 3.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 第28页 |
| 3.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电磁学模型 | 第28-36页 |
| 3.2.1 坐标变换 | 第28-32页 |
| 3.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 第32-36页 |
| 3.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电磁推力方程 | 第36-37页 |
| 3.4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动力学方程 | 第37-38页 |
| 3.5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控制模型 | 第3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控制算法分析 | 第39-49页 |
| 4.1 PID控制 | 第39页 |
| 4.2 驱动器三闭环控制原理 | 第39-40页 |
| 4.3 驱动器电流环设计及其PID参数整定 | 第40-42页 |
| 4.4 驱动器速度环设计及其PID参数整定 | 第42-44页 |
| 4.5 驱动器位置环设计及其PID参数整定 | 第44-46页 |
| 4.6 控制卡位置环设计及其PID参数整定 | 第46-48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第49-63页 |
| 5.1 composer实验 | 第49-50页 |
| 5.1.1 composer点位运动实验 | 第49-50页 |
| 5.1.2 composer正弦运动实验 | 第50页 |
| 5.2 C | 第50-51页 |
| 5.3 空载测试实验 | 第51-52页 |
| 5.4 静力实验 | 第52-54页 |
| 5.4.1 刚度测量实验 | 第52-53页 |
| 5.4.2 推力波动及阶跃响应实验 | 第53-54页 |
| 5.4.3 直流激励响应实验 | 第54页 |
| 5.5 谐波加载实验 | 第54-56页 |
| 5.5.1 基于控制卡激励的谐波加载实验 | 第54-55页 |
| 5.5.2 基于信号发生器激励的谐波加载实验 | 第55-56页 |
| 5.6 共振实验 | 第56-60页 |
| 5.6.1 共振分析 | 第57页 |
| 5.6.2 共振点实验 | 第57-58页 |
| 5.6.3 不同激励共振实验 | 第58-60页 |
| 5.7 高频谐波加载实验 | 第60-61页 |
| 5.7.1 全响应频率分析 | 第60页 |
| 5.7.2 实验分析 | 第60-61页 |
| 5.8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附录 1 | 第69-74页 |
| 附录 2 | 第74-90页 |
| 作者简介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