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电子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框架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9-26页 |
2.1 商业信用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2.2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 第21-23页 |
2.3 应收账款基本理论 | 第23-26页 |
第3章 SF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现状 | 第26-37页 |
3.1 公司应收账款状况 | 第26-32页 |
3.1.1 公司整体概况 | 第26-27页 |
3.1.2 产品收入情况 | 第27-29页 |
3.1.3 应收账款情况及问题 | 第29-32页 |
3.2 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状况 | 第32-37页 |
3.2.1 内部环境 | 第32-33页 |
3.2.2 风险评估 | 第33页 |
3.2.3 控制活动 | 第33-35页 |
3.2.4 信息沟通 | 第35-36页 |
3.2.5 内部监督 | 第36-37页 |
第4章 SF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 第37-46页 |
4.1 内部环境 | 第37-39页 |
4.1.1 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 | 第37-38页 |
4.1.2 内部审计机制 | 第38页 |
4.1.3 人力资源 | 第38页 |
4.1.4 企业文化 | 第38-39页 |
4.2 风险评估 | 第39-41页 |
4.2.1 应收账款风险 | 第39页 |
4.2.2 应收账款风险原因 | 第39-40页 |
4.2.3 应收账款风险影响 | 第40-41页 |
4.2.4 应收账款风险评估 | 第41页 |
4.3 控制活动 | 第41-44页 |
4.3.1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 第42页 |
4.3.2 授权审批控制 | 第42页 |
4.3.3 合同管理控制 | 第42-43页 |
4.3.4 应收账款管理控制 | 第43页 |
4.3.5 绩效考评控制 | 第43-44页 |
4.4 信息沟通 | 第44-45页 |
4.4.1 内部信息沟通 | 第44页 |
4.4.2 外部信息沟通 | 第44-45页 |
4.5 内部监督 | 第45-46页 |
第5章 SF电子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 第46-58页 |
5.1 改善内部环境 | 第46-48页 |
5.1.1 调整组织机构 | 第46-47页 |
5.1.2 加强内部审计机制 | 第47页 |
5.1.3 注重员工培养 | 第47页 |
5.1.4 转变企业文化 | 第47-48页 |
5.2 健全风险评估 | 第48-51页 |
5.2.1 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 第48-49页 |
5.2.2 评定客户信用等级 | 第49-50页 |
5.2.3 制定销售信用策略 | 第50-51页 |
5.3 完善控制活动 | 第51-56页 |
5.3.1 明确职责分工 | 第52-53页 |
5.3.2 建立授权审批 | 第53-54页 |
5.3.3 规范合同管理 | 第54页 |
5.3.4 完善应收账款催收 | 第54-56页 |
5.3.5 改革绩效考核 | 第56页 |
5.4 加强信息沟通 | 第56-57页 |
5.4.1 加强内部信息沟通 | 第56-57页 |
5.4.2 加强外部信息沟通 | 第57页 |
5.5 强化内部监督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