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序言 | 第9-10页 |
一、中国死刑复核制度源流 | 第10-16页 |
(一)中国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0-13页 |
1.汉代——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萌芽 | 第10页 |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确立 | 第10-11页 |
3.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发展 | 第11页 |
4.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完善 | 第11-12页 |
5.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成熟 | 第12-13页 |
(二)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基础 | 第13-16页 |
1.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思想基础 | 第13-15页 |
2.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制度基础 | 第15-16页 |
二、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及特点 | 第16-22页 |
(一)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 | 第16-19页 |
1.汉朝“录囚”制度 | 第16页 |
2.唐朝死刑复奏制度 | 第16-18页 |
3.清朝“秋审”及“朝审” | 第18-19页 |
(二)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特点 | 第19-22页 |
1.死刑复核权限的集中性 | 第19-20页 |
2.死刑复核对象的明确性 | 第20页 |
3.死刑复核制度的审转性 | 第20-21页 |
4.死刑复核制度责任的严格性 | 第21-22页 |
三、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评析及借鉴 | 第22-24页 |
(一)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评析 | 第22页 |
1.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体现了慎刑思想 | 第22页 |
2.中国死刑复核制度的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 | 第22页 |
3.中国死刑复核制度的局限性 | 第22页 |
(二)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之借鉴 | 第22-24页 |
1.树立“宽仁”的死刑复核制度的指导思想 | 第22-23页 |
2.建立死刑复核制度的责任追究机制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