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8页 |
1.1 Pickering乳液 | 第9-15页 |
1.1.1 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理 | 第9-10页 |
1.1.2 Pickering乳液的影响因素 | 第10-13页 |
1.1.3 Pickering聚合的研究 | 第13-15页 |
1.1.3.1 Pickering乳液聚合 | 第13-14页 |
1.1.3.2 Pickering悬浮聚合 | 第14-15页 |
1.2 高内相乳液 | 第15-21页 |
1.2.1 高内相乳液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2 高内相乳液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1.2.3 固体粒子稳定的高内相乳液 | 第17-21页 |
1.3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 | 第21-27页 |
1.3.1 石墨烯的制备 | 第21页 |
1.3.2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和表面性质 | 第21-23页 |
1.3.3 GO的表面改性 | 第23-24页 |
1.3.3.1 控制氧化还原法 | 第23页 |
1.3.3.2 共价接枝修饰 | 第23-24页 |
1.3.3.3 非共价改性 | 第24页 |
1.3.4 氧化石墨烯在Pickering乳液及其聚合中的研究 | 第24-25页 |
1.3.5 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复合材料 | 第25-27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8页 |
第二章 Pickering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多孔复合材料 | 第38-60页 |
2.1 引言 | 第38-3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39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39-40页 |
2.2.3 样品的制备 | 第40-41页 |
2.2.3.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40页 |
2.2.3.2 氧化石墨烯的改性 | 第40页 |
2.2.3.3 CTAB改性GO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第40页 |
2.2.3.4 GO-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 | 第40-41页 |
2.2.3.5 3D大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41页 |
2.2.4 测试 | 第41-42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42-54页 |
2.3.1 氧化石墨烯的改性 | 第42-46页 |
2.3.2 CTAB改性GO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 第46-49页 |
2.3.3 具有闭孔结构的GO-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 | 第49-50页 |
2.3.4 3D大孔CMG材料的制备 | 第50-54页 |
2.4 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稳定制备具有通孔结构的聚合物多孔材料 | 第60-82页 |
3.1 引言 | 第60-6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1-64页 |
3.2.1 原料与试剂 | 第61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61-62页 |
3.2.3 样品的制备 | 第62-63页 |
3.2.3.1 氧化石墨烯的改性 | 第62-63页 |
3.2.3.2 GO-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 | 第63页 |
3.2.3.3 聚合物/石墨烯/Ag纳米多孔复合材料 | 第63页 |
3.2.4 测试 | 第63-64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64-77页 |
3.3.1 GO的改性 | 第64-69页 |
3.3.2 GO和DHDAB协同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 第69-71页 |
3.3.3 具有通孔结构的GO-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 | 第71-75页 |
3.3.4 聚合物/石墨烯/纳米银粒子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75-77页 |
3.4 小结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4.1 结论 | 第82-83页 |
4.2 展望 | 第83-84页 |
发表论文及专利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