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出口贸易论文

出口产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研究--以浙江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理论综述第8-15页
    一、问题的由来和研究的意义第8-9页
    二、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第9-10页
    三、产品检验监管理论综述第10-15页
        (一) 政府监管的政治学理论分析第10-12页
        (二) 产品质量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第12-13页
        (三) 产品检验监管中的风险理论第13页
        (四) 诚信建设对产品检验监管的影响第13-15页
第二章 国内外检验监管模式实践第15-25页
    一、我国出口产品检验监管模式实践第15-19页
        (一) 历史沿革第15页
        (二) 当前外贸特点第15-16页
        (三) 现有检验监管模式第16-17页
        (四) 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五) 原因分析第18-19页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检验监管模式实践第19-25页
        (一) 美国进出口产品检验监管制度第19-20页
        (二) 欧盟进出口产品检验监管制度第20页
        (三) 日本进出口产品检验监管制度第20-21页
        (四) 韩国进出口产品检验监管制度第21页
        (五) 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检验监管制度第21-22页
        (六) 发达国家和地区检验监管模式的共同点第22-23页
        (七) 发达国家和地区检验监管模式的启示第23-25页
第三章 浙江出口产品检验监管现状和探索第25-31页
    一、浙江出口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现状第25-26页
        (一) 业务量和人员数第25页
        (二) 中介机构检验结果采用率第25页
        (三) 送系统外检测比例第25页
        (四) 主要出口产品按质量标准生产情况第25页
        (五) 各类出口产品质量检验检疫途径第25-26页
        (六) 检验监管模式和抽检率第26页
        (七) 各类出口产品质量风险状况评估第26页
        (八) 现有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有效性和质量控制风险状况评价第26页
    二、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一) 角色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第27页
        (二) 分类监管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快第27页
        (三) 风险控制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第27页
        (四) 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27页
        (五) 中介检测结果有待进一步运用第27-28页
    三、浙江在检验监管模式方面的创新和探索第28-31页
        (一) 分类管理第28-29页
        (二) 区域化管理第29页
        (三) 市场采购出口产品检验监管第29-31页
第四章 案例分析1:义乌“市场采购”检验监管模式第31-39页
    一、市场采购贸易的定义和义乌市场产品质量现状第31-32页
        (一) 市场采购贸易的定义第31页
        (二) 市场采购产品的质量水平现状第31-32页
    二、市场采购产品检验监管急需解决的难题第32-34页
        (一) 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第32-33页
        (二) 市场采购出口产品监管面临的特殊难题第33-34页
    三、基于风险理论的检验监管模式探索第34-35页
        (一) 风险点分析第34页
        (二) 改革措施第34-35页
        (三) 初步成效第35页
    四、“市场采购”出口产品检验监管模式的特征和启示第35-36页
        (一) 是风险分析理论对实践的成功应用第36页
        (二) 管理方向上强调从对产品的检验向对企业的监管转变第36页
        (三) 管理方法上强调从管质量向管诚信的转变第36页
    五、后续探索的思考第36-39页
        (一) 先行先试,破解新型贸易方式监管难题第37页
        (二) 以质取胜,破解市场采购发展瓶颈难题第37-38页
        (三) 解放思想,破解“管得住”与“放的快”的矛盾难题第38-39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2:建德市低压电器检验监管示范区第39-45页
    一、建德市低压电器检验监管示范区建设基本概况第39-40页
    二、检验监管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第40-42页
        (一) 借力产区政府,强化部门协作,构建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第40页
        (二) 借力质检同业,努力探索和实践大质检工作机制第40页
        (三) 借力舆论媒体,充分利用媒体的监督和引导,打假扶优第40-41页
        (四) 借力行业协会,行业整合工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第41页
        (五) 借力信息平台,对区域内企业加大力度进行帮扶第41-42页
    三、区域化管理的主要成效第42-43页
        (一)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第42页
        (二) 企业法制意识、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显著增强第42页
        (三) 出口产品安全质量明显提高第42-43页
        (四)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第43页
    四、区域化管理模式的特征和意义第43-45页
        (一) 突出了“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概念第43页
        (二) 构建了政府统筹协调、各方资源齐抓共管的大质量机制第43页
        (三) 突出了新技术手段对减轻企业成本、提高监管效率的作用第43-44页
        (四) 区域化管理模式的意义第44-45页
第六章 检验监管模式改革对策思考第45-53页
    一、提高浙江出口产品检验监管有效性的对策思考第45-47页
        (一) 明确职能定位,因地制宜创新检验监管方式第45页
        (二) 应用风险分析手段,推进分类管理工作第45-46页
        (三) 推进区域化建设,加大高风险产品监管研究第46页
        (四) 加大宣传,加快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第46页
        (五) 发挥中介机构作用,适当增加中介机构结构采用率第46-47页
        (六) 加强一线检验检疫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第47页
    二、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的方向思考第47-53页
        (一) 宏观层面强化三项职能第47-49页
        (二) 微观层面深化四个系统建设第49-53页
附录表一第53-54页
附录表二第54-55页
附录表三第55-57页
附录表四第57-58页
附录表五第58-59页
附录表六第59-60页
附录表七第60-61页
附录表八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后记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碳经济下的中国汽车产业组织分析
下一篇:RPSim:面向SoC软件研发的快速原型全系统模似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