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第一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概述 | 第14-21页 |
一、志愿服务活动机制的内涵 | 第14-15页 |
(一)志愿服务 | 第14页 |
(二)志愿精神 | 第14-15页 |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 第15-18页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产生背景 | 第15-17页 |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9页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1-27页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一)参与度不高 | 第21页 |
(二)缺乏稳定性 | 第21-22页 |
(三)活动内容单一 | 第22-23页 |
(四)行政色彩浓厚 | 第23-24页 |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不健全 | 第24页 |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相对薄弱 | 第24-25页 |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认识不到位 | 第25-26页 |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缺少政策法律保障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 第27-31页 |
一、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 | 第27-29页 |
(一)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 | 第27-28页 |
(二)日本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 | 第28页 |
(三)英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 | 第28-29页 |
二、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的启示 | 第29-31页 |
(一)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 | 第29-30页 |
(二)加强志愿者组织的机制建设 | 第30页 |
(三)重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教育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 | 第31-40页 |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 | 第31-33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应纳入志愿精神 | 第31-32页 |
(二)坚持实践育人,以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载体作用 | 第32页 |
(三)树立榜样,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 第32-33页 |
二、培育向善的社会环境,加强慈善文化引导 | 第33-35页 |
(一)积极培育优秀慈善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第33-34页 |
(二)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的舆论环境 | 第34-35页 |
三、完善培育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 | 第35-40页 |
(一)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 | 第35-36页 |
(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 第36-38页 |
(三)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