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购买机构服务项目化运作良性发展研究--以广州市G社区“情系残疾人”项目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一、导论第11-20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页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2. 研究意义第12页
    (三)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 国内外关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第12-14页
        2. 项目化运作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探索第14-16页
        3. 小结第16页
    (四) 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第16-18页
        1. 理论基础第16-18页
        2. 核心概念第18页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19页
        1. 研究思路第18页
        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六) 研究特点第19-20页
        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9页
        2. 不足之处第19-20页
二、政府管购买机构服务项目化运作实践——“情系残疾人”项目第20-32页
    (一) 项目介绍第20-21页
        1. 项目总体介绍第20页
        2. 项目服务社区概况第20页
        3. 项目意义第20-21页
    (二) 项目目标第21页
        1. 总体目标第21页
        2. 细化目标第21页
    (三) 项目启动阶段第21-24页
    (四) 项目计划阶段第24-25页
        1. 制定服务内容第24页
        2. 团队设置第24-25页
    (五) 项目实施第25-27页
        1. 项目监督第25-26页
        2. 具体实施内容第26-27页
    (六) 项目评估第27-32页
        1. 项目产出第27-28页
        2. 项目成效测评第28-32页
三、政府购买机构服务项目化运作取得的成效第32-39页
    (一) 政府购买提供良好政策基础第32页
    (二) 政府提供资金来源和使用的必要支持第32-33页
    (三) 政府购买实现资源有效投放和双向宣传第33页
    (四) 政府购买赋予服务的相对自主性第33-34页
    (五) 政府购买保证项目评估客观性第34页
    (六) 家综注重自身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成效反思第34-35页
    (七) 家综自身专业服务水平的提升第35-39页
        1. 引入以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服务第35-36页
        2. 提供服务内容多样化第36-37页
        3. 服务对象覆盖率增加第37-39页
四、政府购买机构服务项目化运作过程面临的困境第39-46页
    (一) 政府对购买服务的制度建设重视不够第39-40页
    (二) 过度依靠政府拨款第40-41页
    (三) 政府指标与专业价值的冲突第41页
    (四) 政府行政化管理明显第41-43页
    (五) 政府评估机制不健全第43-44页
    (六) 宣传意识和力度不足第44页
    (七) 家综自身建设能力仍需提高第44-46页
五、实现政府购买机构服务项目化运作良性发展的对策第46-52页
    (一) 政府加强购买服务的制度建设第46-47页
        1. 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购买政策第46页
        2. 完善购买程序和竞争机制第46页
        3. 健全扶持社会组织的政策第46-47页
    (二)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培育发展的力度第47页
        1. 加强社工机构的培养和发展第47页
        2. 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建立社会工作发展基金第47页
        3. 鼓励自主筹措项目运作资金第47页
    (三) 政府明确战略定位和角色第47-48页
        1. 政府改变主导者的观念第47-48页
        2. 为提升家综专业能力做好准备第48页
        3. 政府要时刻注意不同阶段的角色转换第48页
        4. 政府要树立“需求导向”的意识第48页
    (四) 完善社工的职业成长体系第48-49页
        1. 规范社工人才标准第48页
        2. 建立社工岗位编制第48页
        3. 完善激励保障措施第48页
        4. 完善专业化培训和考核第48-49页
        5. 积极引进督导资源第49页
    (五)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第49-50页
        1. 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第49页
        2. 统筹安排服务内容第49页
        3. 合理配置人员第49页
        4. 完善评估标准第49-50页
    (六) 加大对社工工作宣传第50页
        1.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第50页
        2. 改进传统改宣传方式第50页
        3. 注重自身活动宣传第50页
    (七) 提高机构自身建设和专业服务水平第50-52页
        1. 优化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第50-51页
        2. 提升项目的专业成效和影响力第51-52页
六、结论和余论第52-53页
注释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翻译美学视角下《呼啸山庄》的汉译比较研究--以方平和杨苡的译本为例
下一篇:优化困境未成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以桂林市雁山区社工服务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