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感应性与植物运动论文--协迫生理学论文

盐胁迫下滨柃(Eurya emarginata)幼苗的生理响应和转录组分析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第15-22页
    1.1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影响的研究第16-19页
        1.1.1 盐胁迫对植物叶片水分的影响第17页
        1.1.2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7-18页
        1.1.3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第18页
        1.1.4 盐胁迫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第18-19页
        1.1.5 盐胁迫对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影响第19页
    1.2 滨柃抗盐性研究进展第19-20页
        1.2.1 滨柃简介第19页
        1.2.2 滨柃抗盐性研究第19-20页
    1.3 转录组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3.1 转录组定义第20页
        1.3.2 第二代测序技术第20页
        1.3.3 转录组测序第20-21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盐胁迫下滨柃幼苗的生理响应第22-32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2.1 含水量测定第22页
        2.2.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第22-23页
        2.2.3 丙二醛的测定第23页
        2.2.4 叶绿素的测定第23-24页
        2.2.5 光合参数的测定第24页
        2.2.6 钠钾离子的测定第24页
        2.2.7 游离脯氨酸测定方法第24页
        2.2.8 P5CS酶活性测定方法第24页
        2.2.9 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第24页
    2.3 数据处理及综合处理方法第24页
    2.4 结果第24-29页
        2.4.1 盐胁迫下滨柃各组织中水含量的变化第24-25页
        2.4.2 盐胁迫下植物叶片中的钠钾含量和叶片含水率变化第25页
        2.4.3 盐胁迫对滨柃幼苗叶绿素代谢的影响第25-26页
        2.4.4 盐胁迫对抗氧化酶的影响第26-27页
        2.4.5 盐胁迫对滨柃叶片中P5CS、PDH和H+-ATPase活性的影响第27-28页
        2.4.6 盐胁迫对滨柃叶片中的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的影响第28页
        2.4.7 盐胁迫对滨柃光合参数的影响第28-29页
    2.5 小结第29-32页
第三章 盐胁迫下滨柃幼苗的转录组分析第32-56页
    3.1 实验材料第32页
    3.2 实验流程第32-33页
    3.3 实验仪器第33页
    3.4 实验方法第33-35页
        3.4.1 总RNA提取第33-34页
        3.4.2 RNA的纯化第34页
        3.4.3 样品检测和文库构建第34-35页
    3.5 结果第35-54页
        3.5.1 测序数据和组装结果第35-37页
        3.5.2 转录组测序文库质量评估第37-39页
            3.5.2.1 mRNA片段化随机性检验第37-38页
            3.5.2.2 转录组测序数据饱和度检验第38-39页
        3.5.3 SSR和SNP分析第39-41页
            3.5.3.1 SSR分析第39-40页
            3.5.3.2 SNP分析第40-41页
        3.5.4 Unigene功能注释第41-43页
        3.5.5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43-46页
            3.5.5.1 Unigene表达量计算第43-44页
            3.5.5.2 样品基因表达量总体分布第44-46页
        3.5.6 差异表达分析第46-54页
            3.5.6.1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第47-48页
            3.5.6.2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第48-49页
            3.5.6.3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第49-51页
            3.5.6.4 差异表达基因COG分类第51页
            3.5.6.5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第51-52页
            3.5.6.6 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第52-54页
    3.6 讨论第54-56页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第56-58页
    4.1 结论第56-57页
    4.2 展望第57-58页
附件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致谢第67-6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族流离的边缘发声—论聂华苓小说的边缘书写
下一篇:朱迪斯·巴特勒性别表演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