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族流离的边缘发声—论聂华苓小说的边缘书写
内容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边缘人”的自叙传 | 第12-18页 |
(一) 边缘化人生 | 第12-14页 |
(二) “边缘人”的塑造 | 第14-18页 |
1. 特殊边缘人身份设置 | 第15-16页 |
2. 横跨传统与现代两个断层的女性 | 第16页 |
3. 显性或隐性精神病患者 | 第16-17页 |
4. 外来者 | 第17-18页 |
二、边缘的多元维度 | 第18-37页 |
(一) 意识形态维度 | 第18-23页 |
1. 对主流叙事的疏离性 | 第18-19页 |
2. 对政治终端的疏离性 | 第19-21页 |
3. 自由主义信仰 | 第21-23页 |
(二) 性别维度 | 第23-25页 |
1. 对男权文化的颠覆性 | 第23-24页 |
2. 身体政治意识 | 第24-25页 |
(三) 道德伦理维度 | 第25-29页 |
1. 禁忌之爱:婚外情、乱伦 | 第25-27页 |
2. 母女关系 | 第27-28页 |
3. 罪恶与救赎 | 第28-29页 |
(四) 地缘维度 | 第29-31页 |
(五) 文化维度 | 第31-37页 |
1. 文化间隔下的生存困境 | 第31-33页 |
2. 对美国文化的理性审视 | 第33-35页 |
(1) 过度理性的世界 | 第33-34页 |
(2) “自由人权”的国度 | 第34-35页 |
3. 对中国文化的感性眷恋 | 第35-37页 |
三、从疏离到回归 | 第37-41页 |
(一)追寻民族认同:神话溯源 | 第37-38页 |
(二) 世界主义阐述与批评视角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注释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