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浸渍冻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 第12-16页 |
| ·浸渍冻结技术 | 第12页 |
| ·直接浸渍冻结技术的优缺点 | 第12-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载冷剂 | 第16-19页 |
| ·载冷剂热物理性质的研究情况 | 第19-21页 |
| ·质量传递研究基础 | 第21页 |
| ·课题的提出与具体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本课题立题依据与意义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多元载冷剂的筛选 | 第23-36页 |
| ·引言 | 第23-25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25-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31页 |
| ·冻结点的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 ·粘度与密度的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 ·热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 ·载冷剂向食品模型中的扩散量与各组成成分质量分数的变化 | 第30-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 ·不同溶液的粘度、热扩散系数与Pr 数 | 第31-33页 |
| ·不同溶液的粘度、热扩散系数与Pr 数 | 第31-32页 |
| ·各组分含量对粘度、热扩散系数和Pr 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 ·不同溶液各组分向明胶中的扩散量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多元载冷剂冻结明胶过程各组分扩散性规律 | 第36-49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 ·原材料 | 第36-37页 |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38页 |
|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8-39页 |
| ·静态下实验装置 | 第38页 |
| ·层流条件下实验装置 | 第38-39页 |
| ·氯化钠测定方法 | 第39页 |
| ·乙醇和丙二醇测定方法 | 第39页 |
| ·密度和粘度测定 | 第39页 |
|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 ·静态条件下扩散规律 | 第39-44页 |
| ·不同溶液的密度及粘度 | 第39-40页 |
| ·不同溶液冻结明胶的冻结曲线 | 第40-41页 |
| ·温度及时间对各组分及总吸收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 ·总浓度对各组分及总吸收量影响 | 第43-44页 |
| ·层流条件下扩散规律 | 第44-47页 |
| ·三种溶液的粘度值 | 第44页 |
| ·各组分吸收量 | 第44-45页 |
| ·各组分吸收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 | 第45-46页 |
| ·不同流速下明胶冻结曲线 | 第46页 |
| ·不同流速下各组分吸收量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多元载冷剂应用实验 | 第49-65页 |
| ·引言 | 第49-53页 |
| ·螺旋式浸渍冻结系统 | 第49-51页 |
| ·在直接浸渍冷冻装置中对流传热的研究 | 第51-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7页 |
| ·材料处理 | 第53-54页 |
| ·试剂 | 第54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54-55页 |
| ·冻结和解冻 | 第55页 |
| ·温度的测定及冻结速率的计算 | 第55-56页 |
| ·氯化钠、乙醇和丙二醇吸收量的测定 | 第56页 |
| ·盐溶性蛋白含量 | 第56页 |
| ·TBA(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测定 | 第56页 |
| ·干耗率和汁液流失率 | 第56-57页 |
| ·质构 | 第57页 |
| ·数据处理 | 第5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4页 |
| ·草鱼块冻藏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 | 第57-62页 |
| ·草鱼块温度变化曲线 | 第57-58页 |
| ·冻结后草鱼块中NaCl、乙醇和丙二醇的吸收量以及总吸收量 | 第58页 |
| ·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58-59页 |
| ·脂肪氧化的变化 | 第59-60页 |
| ·冻结后草鱼块中 NaCl、乙醇和丙二醇的吸收量以及总吸收量 | 第60页 |
| ·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60-61页 |
| ·脂肪氧化的变化 | 第61-62页 |
| ·螺旋式冻结装置的应用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附件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