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3页 |
第2章 综述 冠状静脉系统解剖的多层螺旋CT研究及临床应用 | 第13-20页 |
2.1 冠状静脉系统研究方法的现状 | 第13页 |
2.2 冠状静脉系统的正常解剖结构 | 第13-14页 |
2.3 多排螺旋CT显示冠状静脉系统情况 | 第14-17页 |
2.4 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系统成像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2.4.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第17页 |
2.4.2 心率失常与射频治疗 | 第17-18页 |
2.4.3 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心肌保护的临床方法 | 第18-19页 |
2.5 总结与展望 | 第19-20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3.2.1 扫描仪器及扫描方法 | 第20页 |
3.2.2 数据采集及测量方法 | 第20-22页 |
3.3 影像学评价及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3.4 统计学分析 | 第23-24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4-35页 |
4.1 冠状静脉系统图像的影像质量评价及其显像情况 | 第24-26页 |
4.1.1 冠状静脉系统图像的影像学评价 | 第24页 |
4.1.2 冠状窦及主要属支显像情况 | 第24-26页 |
4.2 冠状窦与二尖瓣环的位置关系及形态 | 第26-27页 |
4.3 冠状窦及其主要属支的径线测量 | 第27-31页 |
4.4 冠状静脉与冠状动脉毗邻关系 | 第31-33页 |
4.4.1 RAD与冠状静脉关系 | 第31-32页 |
4.4.2 LCX与冠状静脉关系 | 第32-33页 |
4.4.3 LAD与冠状静脉关系 | 第33页 |
4.5 冠状静脉汇入处变异 | 第33-34页 |
4.6 性别、年龄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冠状静脉解剖的影响 | 第34-35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5-42页 |
5.1 多层螺旋CT对冠状静脉系统显像的优势 | 第35页 |
5.2 多层螺旋CT对冠状静脉系统显像的期相选择 | 第35-36页 |
5.3 多层螺旋CT对冠状静脉系统显像情况 | 第36-37页 |
5.4 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系统解剖的影响因素 | 第37-39页 |
5.5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冠状静脉系统的临床价值 | 第39-40页 |
5.6 不足之处 | 第40-4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