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的目的 | 第8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 系统分析法 | 第12页 |
(二) 行为分析法 | 第12页 |
(三) 比较分析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3-22页 |
第一节 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 | 第13-16页 |
一、政治参与 | 第13-14页 |
二、利益集团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协同治理理论视角 | 第16-22页 |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协同治理视角分析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三、协同治理视角分析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现实可行性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美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现状 | 第22-33页 |
第一节 美国利益集团的概况 | 第22-27页 |
一、美国利益集团的兴起和发展 | 第22-24页 |
二、美国利益集团的类型 | 第24-27页 |
第二节 美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方式 | 第27-29页 |
一、游说活动 | 第27页 |
二、参与政治选举活动 | 第27-28页 |
三、发动舆论宣传 | 第28页 |
四、向法院提出司法诉讼 | 第28页 |
五、请愿和示威等活动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美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29-33页 |
一、对国家政治倾向和社会政治氛围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二、对政府构成和决策的影响 | 第30页 |
三、对国会立法活动的影响 | 第30-31页 |
四、对司法过程的影响 | 第31页 |
五、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协同治理视角下对美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分析 | 第33-45页 |
第一节 美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模式 | 第33-36页 |
一、铁三角模式 | 第33-35页 |
二、政策联络网模式 | 第35-36页 |
第二节 美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特点 | 第36-38页 |
一、和政府的合作方式多样 | 第36-37页 |
二、政府对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管制相对放松 | 第37-38页 |
三、利益集团设有协调机构 | 第38页 |
第三节 美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一、导致政治的腐败 | 第38-39页 |
二、削弱政府的权威 | 第39-40页 |
三、加大政治参与的成本 | 第40页 |
四、忽视弱势群体 | 第40-41页 |
第四节 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5页 |
一、健全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机制 | 第41-42页 |
二、完善对利益集团的管理体制 | 第42-43页 |
三、构建政府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制约、协同治理的体系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