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堆焊及补焊论文

硅对高铬铸铁高频感应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24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表面改性方法第12-14页
        1.2.1 化学热处理表面强化方法第12-13页
        1.2.2 不改变表面化学成分的表面强化第13-14页
        1.2.3 表面覆层强化第14页
    1.3 感应堆焊技术第14-16页
        1.3.1 感应加热的发展第14页
        1.3.2 感应加热原理第14-16页
        1.3.3 感应堆焊技术第16页
    1.4 感应堆焊材料第16-21页
        1.4.1 堆焊材料第16-18页
        1.4.2 高铬铸铁的组织特点与研究现状第18-21页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第21-22页
        1.5.1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21页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1-22页
    1.6 本课题技术路线与预期第22-24页
        1.6.1 本课题研究结果预期第22页
        1.6.2 本课题技术路线第22-24页
2 试验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4-32页
    2.1 试验材料的选择第24-27页
        2.1.1 母材的选用第24-25页
        2.1.2 堆焊合金粉末的选择第25-27页
    2.2 熔剂的选用第27页
    2.3 堆焊设备及堆焊工艺第27-28页
        2.3.1 堆焊设备第27-28页
        2.3.2 堆焊工艺第28页
    2.4 感应堆焊层组织与性能的检测第28-32页
        2.4.1 试样制备第28页
        2.4.2 显微组织金相分析第28-29页
        2.4.3 物相分析第29页
        2.4.4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第29页
        2.4.5 宏观硬度分析第29页
        2.4.6 微观硬度分析第29-30页
        2.4.7 断裂韧性测试第30页
        2.4.8 耐磨试验第30-32页
3 高频感应堆焊工艺第32-45页
    3.1 基本试验参数的选择第32-33页
        3.1.1 感应器形状的选择第32-33页
        3.1.2 线圈匝数的选择第33页
        3.1.3 粉末成分的选择第33页
        3.1.4 预制粉末层厚度第33页
    3.2 正交试验第33-38页
    3.3 硅加入量对堆焊层的成型性影响第38-44页
        3.3.1 堆焊层表面宏观形貌第39-41页
        3.3.2 堆焊层横断面宏观形貌第41-43页
        3.3.3 堆焊层成分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含硅高铬铸铁堆焊层组织分析第45-56页
    4.1 硅加入量对堆焊层物相组成的影响分析第45-46页
    4.2 硅加入量对初生碳化物的影响第46-50页
        4.2.1 硅加入量对初生碳化物形态的影响第46-49页
        4.2.2 硅加入量对初生碳化物数量的影响第49-50页
    4.3 硅加入量对共晶碳化物形态与数量的影响第50-53页
        4.3.1 硅加入量对共晶碳化物数量的影响第50页
        4.3.2 硅加入量对共晶碳化物形态的影响第50-53页
    4.4 硅加入量对基体的影响第53-55页
        4.4.1 硅加入量对基体成分的影响第53-55页
        4.4.2 硅加入量对基体物相组成的影响第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堆焊层性能检测与分析第56-68页
    5.1 硅加入量对堆焊层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6-60页
        5.1.1 洛氏硬度第56-57页
        5.1.2 显微硬度第57-58页
        5.1.3 硅加入量对堆焊层断裂韧性的影响第58-60页
    5.2 硅加入量对堆焊层耐磨性的影响第60-67页
        5.2.1 硅加入量对堆焊层相对耐磨性的影响第60-63页
        5.2.2 硅加入量对磨损形式的影响第63-67页
    5.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主要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个人简历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二相整流同步发电机系统整流桥故障运行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硫化钴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