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发电机、大型发电机组(总论)论文

十二相整流同步发电机系统整流桥故障运行模式的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历程第7-9页
        1.2.1 多相整流同步发电机第7-8页
        1.2.2 电机的容错运行第8-9页
    1.3 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第9-10页
        1.3.1 整流同步发电机系统的仿真第9页
        1.3.2 参数计算第9-10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0-13页
第二章 十二相整流同步发电机系统故障运行的仿真模型第13-29页
    2.1 十二相定子绕组及整流桥的连接方式第13页
    2.2 十二相隐极同步发电机的空载感应电势第13-18页
        2.2.1 计及前25次谐波磁势的空载感应电势第14-16页
        2.2.2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16-17页
        2.2.3 空载感应电势的实验拟合值第17-18页
    2.3 等效电路模型及回路电流网络方程第18-22页
        2.3.1 等效电路模型第18-19页
        2.3.2 电阻和电感元件的瞬态等值电路第19-20页
        2.3.3 基本导通回路第20-21页
        2.3.4 网络方程第21-22页
    2.4 变拓扑结构网络方程的数值求解第22-26页
        2.4.1 故障情况下二极管通断状态的判断第22-24页
        2.4.2 实际导通回路第24-25页
        2.4.3“单调减”的定变步长结合法第25-26页
    2.5 正常四桥运行时的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第26-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十二相整流同步发电机定子参数计算第29-43页
    3.1 端部漏感第29-36页
        3.1.1 线圈间端部漏感第29-34页
        3.1.2 相间端部漏感第34-35页
        3.1.3 端部结构参数对端部漏感的影响第35-36页
    3.2 槽漏感第36-40页
        3.2.1 单一槽的层间自漏感和互漏感第37-39页
        3.2.2 相间槽漏感第39-40页
    3.3 气隙磁场电感第40-42页
        3.3.1 线圈间气隙磁场电感第40-41页
        3.3.2 相间气隙磁场电感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十二相整流同步发电机系统缺桥故障的运行分析第43-57页
    4.1 三桥运行第43-47页
        4.1.1 仿真模型第43-44页
        4.1.2 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第44-46页
        4.1.3 直流电压质量及系统不对称运行程度第46-47页
    4.2 相邻两桥运行与相隔两桥运行第47-50页
        4.2.1 直流电压质量第48-49页
        4.2.2 系统不对称运行程度第49-50页
    4.3 单桥运行第50-51页
    4.4 励磁电流及直流侧负载对缺桥运行情况的影响第51-53页
        4.4.1 励磁电流的影响第51-52页
        4.4.2 直流侧负载的影响第52-53页
    4.5 调节励磁电流后四种缺桥故障运行情况的对比第53-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7页
第五章 十二相整流同步发电机系统二极管故障的运行分析第57-71页
    5.1 二极管开路故障第57-63页
        5.1.1 仿真模型第57-58页
        5.1.2 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第58-59页
        5.1.3 负载对直流电压质量的影响第59-61页
        5.1.4 系统不对称运行程度第61-63页
    5.2 二极管短路故障第63-69页
        5.2.1 仿真模型第64页
        5.2.2 直流电压及相电流过渡过程第64-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结论第71-73页
附录A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BN磨具用陶瓷结合剂的研究
下一篇:硅对高铬铸铁高频感应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