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选题背景、依据、意义 | 第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10页 |
四、唐诗评点的概念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刘辰翁从事唐诗评点的原因 | 第11-18页 |
第一节 南宋评点的新变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刘辰翁个人的阅历 | 第13-18页 |
第二章 刘辰翁唐诗评点的形式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总评全篇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摘句批评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圈点佳句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刘辰翁的诗学观 | 第24-37页 |
第一节 刘辰翁评点的诗学审美 | 第24-29页 |
一、平淡意趣与自然奇崛 | 第24-27页 |
二、“心学”思想与不平则鸣 | 第27-28页 |
三、味外之味与不必可解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由刘辰翁诗歌评点与创作的关系所呈现的唐宋诗观 | 第29-37页 |
一、情感基调的一致——唐尚意兴 | 第30-32页 |
二、诗歌风格的兼收并蓄——融合唐宋 | 第32-34页 |
三、创作手法的习古新变——宋诗的刻意求工 | 第34-35页 |
四、诗歌创作相对其评点理念的悖离——唐宋诗观的总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刘辰翁唐诗评点的价值与影响 | 第37-40页 |
第一节 评点方式的承传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批评思想的影响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