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白藜芦醇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白藜芦醇第10-15页
        1.2.1 白藜芦醇的主要功效第11-12页
        1.2.2 白藜芦醇在皮肤上的应用第12-13页
        1.2.3 白蔡芦醇的理化性质第13-14页
        1.2.4 白藜芦醇微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微纳米载体技术第15-19页
        1.3.1 纳米乳液第15-17页
        1.3.2 固体脂质纳米粒第17-18页
        1.3.3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第18-19页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1 研究目的第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第20-37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0-21页
        2.1.1 实验仪器第20页
        2.1.2 实验试剂第20-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4页
        2.2.1 热高压均质法第21-22页
        2.2.2 脂质筛选第22-23页
        2.2.3 乳化剂筛选第23页
        2.2.4 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测定第23-24页
        2.2.5 冷冻干燥第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36页
        2.3.1 脂质筛选第24-27页
        2.3.2 乳化剂筛选第27-33页
        2.3.3 热高压均质法第33-35页
        2.3.4 可重复性实验第35页
        2.3.5 冷冻干燥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表征与评价第37-54页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7页
        3.1.1 实验仪器第37页
        3.1.2 实验试剂第37页
    3.2 实验方法第37-41页
        3.2.1 白藜芦醇含量测定方法第37-38页
        3.2.2 粒径及电位测定第38页
        3.2.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38页
        3.2.4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8页
        3.2.5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8-39页
        3.2.6 形貌观察第39页
        3.2.7 物理稳定性考察第39页
        3.2.8 化学稳定性考察第39页
        3.2.9 包封率考察第39-40页
        3.2.10 抗氧化性考察第40页
        3.2.11 体外释放研究第40-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53页
        3.3.1 白藜芦醇含量测定方法第41-42页
        3.3.2 粒径及电位测定第42-43页
        3.3.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43页
        3.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43-44页
        3.3.5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44-45页
        3.3.6 形貌观察第45-46页
        3.3.7 物理稳定性考察第46-49页
        3.3.8 化学稳定性考察第49-50页
        3.3.9 包封率考察第50页
        3.3.10 抗氧化性考察第50-51页
        3.3.11 体外释放研究第51-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脂质组成对白藜芦醇脂质纳米载体理化性质及经皮行为的影响第54-71页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4-55页
        4.1.1 实验仪器第54-55页
        4.1.2 实验试剂第55页
    4.2 实验方法第55-58页
        4.2.1 粘度测试第55页
        4.2.2 白藜芦醇脂质纳米载体的制备第55-56页
        4.2.3 粒径及电位测定第56页
        4.2.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56页
        4.2.5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56页
        4.2.6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56页
        4.2.7 静置稳定性考察第56页
        4.2.8 包封率考察第56页
        4.2.9 抗氧化性研究第56-57页
        4.2.10 体外释放研究第57页
        4.2.11 闭合效应考察第57页
        4.2.12 体外经皮行为研究第57-5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8-70页
        4.3.1 粘度测试第58-59页
        4.3.2 脂质组成对粒径及电位的影响第59-60页
        4.3.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60-62页
        4.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62-63页
        4.3.5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63-64页
        4.3.6 脂质组成对静置稳定性的影响第64-65页
        4.3.7 脂质组成对包封率的影响第65页
        4.3.8 脂质组成对抗氧化性的影响第65-66页
        4.3.9 脂质组成对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第66-68页
        4.3.10 脂质组成对闭合效应的影响第68页
        4.3.11 脂质组成对经皮行为的影响第68-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5.1 主要结论第71-72页
    5.2 工作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致谢第83-84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鬻子》研究
下一篇:《风俗通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