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麻纤维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 1.1 概述 | 第7-13页 |
| 1.1.1 麻纤维简介 | 第7页 |
| 1.1.2 天然麻纤维的分类 | 第7-10页 |
| 1.1.3 改性天然麻纤维 | 第10-13页 |
| 1.1.4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1.3.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第2章 圣麻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 | 第17-22页 |
| 2.1 手感目测法 | 第17页 |
| 2.2 燃烧法 | 第17-18页 |
| 2.3 溶解法 | 第18页 |
| 2.4 药品着色法 | 第18-19页 |
| 2.5 熔点法 | 第19页 |
| 2.6 密度梯度法 | 第19页 |
| 2.7 红外光谱法 | 第19-20页 |
| 2.8 双折射率法 | 第20页 |
| 2.9 显微镜法 | 第20-22页 |
| 第3章 圣麻纤维的表征 | 第22-30页 |
| 3.1 试验原材料 | 第22页 |
| 3.2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 第22页 |
| 3.3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 3.3.1 FT-IR测试 | 第22-23页 |
| 3.3.2 光学显微镜形貌观察 | 第23页 |
| 3.3.3 SEM形貌观察 | 第23页 |
| 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28页 |
| 3.4.1 FT-IR | 第23-25页 |
| 3.4.2 圣麻纤维光学显微镜形貌观察 | 第25-26页 |
| 3.4.3 圣麻纤维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 | 第26-2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4章 圣麻纤维的试验方法与技术指标 | 第30-51页 |
| 4.1 试验原材料 | 第31页 |
| 4.2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 4.3 试验方法与结果讨论 | 第32-50页 |
| 4.3.1 束纤维断裂拉伸强度 | 第32-36页 |
| 4.3.1.1 试样的制备 | 第32页 |
| 4.3.1.2 拉伸试验 | 第32-33页 |
| 4.3.1.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36页 |
| 4.3.2 回潮率试验 | 第36-38页 |
| 4.3.2.1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 4.3.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38页 |
| 4.3.3 吸水率试验 | 第38-41页 |
| 4.3.3.1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 4.3.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1页 |
| 4.3.4 卷曲试验 | 第41-46页 |
| 4.3.4.1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 4.3.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 4.3.5 摩擦系数试验 | 第46-49页 |
| 4.3.5.1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 4.3.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 4.3.6 抗菌抑菌试验 | 第49-50页 |
| 4.3.6.1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 4.3.6.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 5.2 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