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FEM耦合的滑坡作用下管道力学响应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管道-滑坡分类 | 第10-12页 |
1.2.1 滑坡类型 | 第11页 |
1.2.2 管道敷设特点 | 第11-12页 |
1.3 滑坡对管道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解析法 | 第12-14页 |
1.3.2 管道滑坡模型实验 | 第14-15页 |
1.3.3 数值方法 | 第15-17页 |
1.4 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有限元理论与离散元理论概述 | 第19-29页 |
2.1 有限元理论 | 第19-21页 |
2.1.0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9页 |
2.1.1 有限元单元法的基本思路 | 第19-20页 |
2.1.2 有限元单元法求解过程 | 第20-21页 |
2.2 离散元理论 | 第21-28页 |
2.2.1 离散元法简介 | 第21-22页 |
2.2.2 离散元法基本方程 | 第22-24页 |
2.2.3 离散元法接触本构模型 | 第24-26页 |
2.2.4 离散元法求解组成 | 第26页 |
2.2.5 离散元素法的求解过程与方法 | 第26-27页 |
2.2.6 离散元素法的接触力与位移的计算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离散元-有限元耦合建模的实现 | 第29-35页 |
3.1 离散元-有限元耦合形式分析 | 第29-30页 |
3.2 耦合建模简介 | 第30-31页 |
3.2.1 离散元软件EDEM简介 | 第30-31页 |
3.2.2 有限元软件ANSYS简介 | 第31页 |
3.3 EDEM-ANSYS耦合难点 | 第31-32页 |
3.4 EDEM-ANSYS耦合实现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管道-滑坡仿真及分析 | 第35-63页 |
4.1 模型建立依据 | 第35页 |
4.2 管道滑坡力学模型分析 | 第35-38页 |
4.3 管道滑坡模型建立 | 第38-40页 |
4.3.1 物理模型 | 第38页 |
4.3.2 管道梁单元模型 | 第38-39页 |
4.3.3 管道壳单元模型 | 第39页 |
4.3.4 滑坡地段输气管道应力校核 | 第39-40页 |
4.4 有限元几何模型建立 | 第40-42页 |
4.5 滑坡体颗粒模型建立 | 第42-48页 |
4.5.1 颗粒三维模型 | 第42-43页 |
4.5.2 颗粒接触模型 | 第43页 |
4.5.3 颗粒模型微观参数标定 | 第43-48页 |
4.6 EDEM边界条件设置 | 第48-49页 |
4.7 颗粒填充与模拟滑坡 | 第49页 |
4.8 EDEM模拟结果后处理 | 第49-54页 |
4.8.1 滑坡-管道接触分析 | 第49-53页 |
4.8.2 滑坡-管道力学分析 | 第53-54页 |
4.9 ANSYS有限元仿真 | 第54-62页 |
4.9.1 离散元计算结果数据处理 | 第54-55页 |
4.9.2 ANSYS仿真设置 | 第55-58页 |
4.9.3 ANSYS模拟结果后处理 | 第58-60页 |
4.9.4 模型可靠性验证 | 第60-62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滑坡作用下管道力学响应分析 | 第63-89页 |
5.1 滑坡体参数对管道力学响应影响分析 | 第63-70页 |
5.1.1 不同颗粒模型 | 第63-66页 |
5.1.2 不同颗粒尺寸大小 | 第66-67页 |
5.1.3 颗粒接触参数敏感性研究 | 第67-70页 |
5.2 管道参数对管道力学响应影响分析 | 第70-87页 |
5.2.1 管道钢级 | 第70-73页 |
5.2.2 管道径厚比 | 第73-74页 |
5.2.3 管道内压 | 第74-76页 |
5.2.4 管道埋深 | 第76-82页 |
5.2.5 管道距滑坡前沿距离 | 第82-8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9-91页 |
6.1 结论 | 第89-90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90页 |
6.3 建议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