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从人的需要看:人权存在形态及其转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预设问题的由来第11-12页
   ·学术史的考察第12-15页
   ·方法论第15-17页
第二章 需要与人权第17-30页
   ·需要的定义第17-18页
   ·人的需要具有物质与意识两种属性第18-20页
   ·需要是人的本性第20-21页
   ·人的需要是一切活动的原始动因和最终基础第21-24页
   ·需要的满足第24-25页
   ·需要、利益与权利第25-26页
   ·需要与人权第26-29页
     ·西方人权观分析第26-27页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分析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人权存在形态第30-48页
   ·人权的分类第30-36页
   ·人权存在形态第36-46页
     ·人的需要与应然权利第36-41页
       ·应有权利与天赋人权观自然权利的区别第39-41页
     ·人的需要与法定权利第41-44页
     ·人的需要与实有权利第44-46页
   ·人权存在形态的关系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人权存在形态转化条件第48-59页
   ·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的转化条件第48-52页
     ·国家应尊重应然权利第48-49页
     ·国家充分认识其承担的人权保障义务第49-50页
     ·国家履行其立法义务第50-52页
   ·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转化的条件第52-57页
     ·国家政府对人权的态度第53页
     ·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状况第53-54页
     ·人权教育的促进作用第54-57页
       ·人权教育机构应具有中立性第54-55页
       ·对执法者进行人权教育第55-56页
       ·对执政者进行人权教育第56页
       ·对司法人员进行人权教育第56页
       ·对个人和公民进行人权教育第56-57页
   ·实有权利向法定权利的转化条件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中村”选举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