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7-27页 |
1 植物体胚发生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2 植物miRNA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2.1 植物miRNA起源 | 第19-20页 |
2.2 植物miRNA生物合成过程 | 第20页 |
2.3 植物miRNA的调控作用机制 | 第20-21页 |
2.4 植物miRNA的鉴定 | 第21页 |
3 植物AGO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3.1 AGO蛋白的分类 | 第22页 |
3.2 AGO蛋白的功能 | 第22-23页 |
3.3 AGO蛋白的功能结构域 | 第23-24页 |
3.4 AGO蛋白与miRNA结合的影响因素 | 第24页 |
4 龙眼体胚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5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5.1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5-26页 |
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家族基因cDNA全长克隆 | 第27-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28页 |
1.2 方法 | 第28-30页 |
1.2.1 总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28页 |
1.2.2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基因转录组分析 | 第28页 |
1.2.3 引物设计 | 第28页 |
1.2.4 目的片段扩增 | 第28-30页 |
1.2.5 目的片段回收、TA克隆和测序 | 第30页 |
1.2.6 序列拼接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47页 |
2.1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基因转录组数据分析 | 第30页 |
2.2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jca?基因cDNA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30-35页 |
2.3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2基因cDNA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35-39页 |
2.4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5基因cDNA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39-43页 |
2.5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6基因cDNA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43-47页 |
3 讨论 | 第47-49页 |
3.1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基因是保守性蛋白 | 第47页 |
3.2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1、AGO2、AGO5、AGO6基因克隆意义 | 第47-49页 |
第三章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9-7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9页 |
1.1 材料 | 第49页 |
1.2 方法 | 第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70页 |
2.1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49-51页 |
2.2 蛋白的信号肽及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51-53页 |
2.3 蛋白质跨膜结构预测 | 第53-55页 |
2.4 蛋白质磷酸化结构预测 | 第55-58页 |
2.5 蛋白卷曲螺旋结构预测 | 第58-59页 |
2.6 蛋白质结构特征分析 | 第59页 |
2.7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 第59-66页 |
2.8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分析 | 第66-68页 |
2.9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蛋白中AGO1、AGO2、AGO5以及AGO6的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68-70页 |
3 讨论 | 第70-72页 |
3.1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AGO1、DlAGO2、DlAGO5、DlAGO6蛋白能具有切割mRNA功能,参与转录后水平基因沉默 | 第70-71页 |
3.2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AGO1、DlAGO2、DlAGO5、DlAGO6丝氨酸磷酸化位点含量丰富,推测转录调控表达作用相关 | 第71页 |
3.3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AGO1、DlAGO2、DlAGO5、DlAGO6进化树分析,推测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蛋白分为四个分支 | 第71-72页 |
第四章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以及龙眼不同组织器官中AGO基因家族的表达定量分析 | 第72-82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72-74页 |
1.1 材料 | 第72页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2页 |
1.3 方法 | 第72-74页 |
1.3.1 龙眼体胚发生不同阶段材料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第72-73页 |
1.3.2 引物设计 | 第73页 |
1.3.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73-74页 |
1.3.4 标准曲线的制定 | 第7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4-79页 |
2.1 龙眼AGO1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74-76页 |
2.1.1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AGO1基因的差异表达 | 第74-75页 |
2.1.2 龙眼不同组织部位AGO1基因的差异表达 | 第75-76页 |
2.2 龙眼AGO2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76-77页 |
2.2.1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AGO2基因的差异表达 | 第76页 |
2.2.2 龙眼不同组织部位AGO2基因的差异表达 | 第76-77页 |
2.3 龙眼AGO5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77-78页 |
2.3.1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AGO5基因的差异表达 | 第77-78页 |
2.3.2 龙眼不同组织部位AGO5基因的差异表达 | 第78页 |
2.4 龙眼AGO6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78-79页 |
2.4.1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AGO6基因的差异表达 | 第78-79页 |
2.4.2 龙眼不同组织部位AGO6基因的差异表达 | 第79页 |
3 讨论 | 第79-82页 |
3.1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1、AGO2、AGO5、AGO6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差异表达,推测可能与细胞分裂速率有关 | 第79-80页 |
3.2 AGO1、AGO2、AGO5、AGO6在四季蜜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可能参与特定器官的形态建成 | 第80-82页 |
第五章 龙眼AGO1、AGO2、AGO5和AGO6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82-89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82页 |
1.1 菌株与载体 | 第82页 |
1.2 受体材料 | 第82页 |
1.3 生化试剂 | 第82页 |
1.4 仪器设备 | 第8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2-85页 |
2.1 总RNA的提取以及cDNA的合成 | 第82-83页 |
2.2 基因序列分析 | 第83页 |
2.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83页 |
2.4 候选基因的PCR扩增 | 第83-84页 |
2.5 载体酶切 | 第84页 |
2.6 重组质粒并鉴定 | 第84页 |
2.7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84-85页 |
2.8 瞬时表达载体转化洋葱表皮以及显微观察 | 第8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5-88页 |
3.1 AGO蛋白信号肽序列分析以及核定位信号分析 | 第85-86页 |
3.2 龙眼AGO1、AGO2、AGO5、AGO6基因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 第86-87页 |
3.3 龙眼愈伤组织cDNAAGO1、AGO2、AGO5、AGO6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共聚焦观察分析 | 第87-88页 |
4 讨论 | 第88-89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89-92页 |
1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1、AGO2、AGO5和AGO6基因cDNA全长克隆 | 第89-90页 |
2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1、AGO2、AGO5和AGO6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90页 |
3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以及龙眼不同组织器官中AGO1、AGO2、AGO5和AGO6基因家族的表达定量分析 | 第90-91页 |
4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1、AGO2、AGO5和AGO6基因家族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0页 |
附录 GenBank上登录的龙眼愈伤组字AGO基因家族的序列信息 | 第100-11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与获奖情况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