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体化设计的调度主站仿真系统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OPEN-3000的提出 | 第14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所做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OPEN-3000系统简介 | 第18-28页 |
2.1 硬件体系结构 | 第18-23页 |
2.1.1 硬件配置 | 第19-22页 |
2.1.2 设计拓扑图 | 第22-23页 |
2.2 软件配置 | 第23-28页 |
2.2.1 系统软件 | 第23页 |
2.2.2 支持软件 | 第23-24页 |
2.2.3 应用软件 | 第24-25页 |
2.2.4 系统界面图 | 第25-28页 |
第3章 模块功能分析 | 第28-44页 |
3.1 前置子系统 | 第28-30页 |
3.1.1 概述 | 第28页 |
3.1.2 结构与运行方式 | 第28-30页 |
3.2 SCADA子系统 | 第30-34页 |
3.2.1 SCADA基本概念 | 第30-31页 |
3.2.2 SCADA操作相关概念 | 第31-32页 |
3.2.3 SCADA概念升级 | 第32-34页 |
3.3 PAS子系统 | 第34-38页 |
3.3.1 概述 | 第34-35页 |
3.3.2 PAS用途 | 第35-38页 |
3.4 DTS子系统 | 第38-44页 |
3.4.1 DTS基本概念 | 第38-41页 |
3.4.2 DTS用途 | 第41-44页 |
第4章 DTS典型案例分析 | 第44-50页 |
4.1 案例一 | 第44-47页 |
4.2 案例二 | 第47-50页 |
第5章 线路故障典型案例分析 | 第50-53页 |
5.1 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 | 第50页 |
5.2 线路故障跳闸处理原则 | 第50-51页 |
5.3 案例一 | 第51-52页 |
5.3.1 现象 | 第51-52页 |
5.3.2 处理 | 第52页 |
5.4 案例二 | 第52-53页 |
5.4.1 现象 | 第52页 |
5.4.2 处理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