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笔录证据适用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刑事笔录证据的界定 | 第11-15页 |
(一)刑事笔录证据的内涵 | 第11页 |
(二)刑事笔录证据的外延 | 第11-15页 |
二、刑事笔录证据的适用现状 | 第15-27页 |
(一)刑事笔录证据适用的整体情况 | 第15-18页 |
1.证据卷是审判的基础 | 第15-17页 |
2.笔录证据是证据卷的核心 | 第17-18页 |
(二)刑事笔录证据的具体适用 | 第18-27页 |
1.三大言词笔录的实务运用 | 第19-22页 |
2.其他笔录证据的实务运用 | 第22-27页 |
三、刑事笔录证据的运用效果 | 第27-37页 |
(一)刑事笔录证据运用的积极效果 | 第27-29页 |
1.对侦控方产生积极效果 | 第27页 |
2.对辩护方产生的积极效果 | 第27-28页 |
3.对审判方产生的积极效果 | 第28-29页 |
(二)刑事笔录证据运用的消极效果 | 第29-37页 |
1.对侦控方产生的消极效果 | 第30页 |
2.对辩护方产生的消极效果 | 第30-32页 |
3.对审判方产生的消极效果 | 第32-37页 |
四、刑事笔录证据的合理运用 | 第37-49页 |
(一)刑事笔录证据被不合理运用的原因 | 第37-39页 |
1.根源在于证据学与证据法学博弈的失衡 | 第37-38页 |
2.其他重要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二)“合理”的考量要素 | 第39-42页 |
1.“合理”适用的前提是“合法”形成 | 第40-41页 |
2.现实的考量要素 | 第41-42页 |
(三)区分控辩审三方,分对象进行改革 | 第42-49页 |
1.改革的可行性 | 第42-44页 |
2.具体的改革措施 | 第44-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