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野菊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野菊生物学特性 | 第10页 |
1.1.2 野菊的医药应用研究 | 第10页 |
1.1.3 野菊组织培养研究 | 第10-11页 |
1.1.4 野菊参与菊花起源的研究 | 第11页 |
1.1.5 野菊的染色体倍性及其核型研究 | 第11-12页 |
1.2 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 | 第12-13页 |
1.3 第二代测序技术 | 第13-15页 |
1.3.1 第二代测序技术流程 | 第13-14页 |
1.3.2 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 | 第14-15页 |
1.4 基因组内的重复序列研究 | 第15-16页 |
1.4.1 串联重复序列 | 第15-16页 |
1.4.2 转座元件(Transposable Elements, TE) | 第16页 |
1.5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第16-22页 |
1.5.1 靶核酸的类型 | 第16-17页 |
1.5.2 荧光原位杂交中常用的探针类型 | 第17-18页 |
1.5.3 探针的标记方法 | 第18-19页 |
1.5.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5.5 野菊及其近缘种的荧光原位杂交研究 | 第21-22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2-24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2.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2.3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3章 野菊染色制片技术优化 | 第24-29页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4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3.2 染色体制片方法 | 第24-25页 |
3.2.1 预处理条件筛选 | 第24-25页 |
3.2.2 酶解条件筛选 | 第25页 |
3.2.3 染色体制片详细步骤 | 第25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3.3.1 扦插生根染色体制片效果 | 第25-26页 |
3.3.2 组培生根染色体制片效果 | 第26页 |
3.3.3 不同预处理条件筛选 | 第26-27页 |
3.3.4 不同酶解时间筛选结果 | 第27-28页 |
3.4 讨论 | 第28-29页 |
第4章 野菊基因组重复序列筛选与克隆验证 | 第29-42页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29页 |
4.1.2 主要化学试剂及试剂盒 | 第29页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0-36页 |
4.2.1 植物材料的种植 | 第30页 |
4.2.2 野菊基因组大小估算 | 第30页 |
4.2.3 野菊基因组DNA提取 | 第30-31页 |
4.2.4 获得测序数据 | 第31页 |
4.2.5 野菊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分析 | 第31-32页 |
4.2.6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 第32-33页 |
4.2.7 PCR产物回收 | 第33-34页 |
4.2.8 连接转化 | 第34页 |
4.2.9 挑取单克隆并鉴定重组质粒 | 第34-35页 |
4.2.10 重组质粒测序 | 第35页 |
4.2.11 质粒提取 | 第35-3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4.3.1 野菊基因组大小估算 | 第36-37页 |
4.3.2 基因组DNA提取 | 第37页 |
4.3.3 野菊基因组成分分析 | 第37-38页 |
4.3.4 重复序列的PCR扩增 | 第38-39页 |
4.3.5 重组质粒PCR扩增检测及测序 | 第39页 |
4.3.6 YJ223目标片段质粒DNA提取 | 第39-40页 |
4.4 讨论 | 第40-42页 |
4.4.1 野菊基因组大小与成分 | 第40页 |
4.4.2 野菊重复序列扩增 | 第40-42页 |
第5章 荧光原位杂交及核型分析 | 第42-52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5.1.1 质粒 | 第42页 |
5.1.2 主要化学试剂 | 第42页 |
5.1.3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2-45页 |
5.2.1 探针标记 | 第42-43页 |
5.2.2 荧光原位杂交 | 第43-44页 |
5.2.3 荧光原位重杂交 | 第44-45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5.3.1 探针标记 | 第45页 |
5.3.2 45SrDNA荧光原位杂交 | 第45-46页 |
5.3.3 5SrDNA荧光原位杂交 | 第46页 |
5.3.4 YJ223-5 重复序列荧光原位杂交 | 第46-47页 |
5.3.5 核型分析 | 第47-49页 |
5.3.6 基于FISH结果的核型分析 | 第49-50页 |
5.4 讨论 | 第50-52页 |
5.4.1 野菊荧光原位杂交 | 第50-51页 |
5.4.2 基于FISH的核型分析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附录1 缩写词 | 第61-62页 |
附录2 实验所用引物 | 第62-63页 |
附录3 野菊荧光原位杂交 | 第63-64页 |
附录4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参加项目及会议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