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1页 |
第一节 流行病学 | 第12页 |
第二节 病因病机 | 第12-13页 |
第三节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手术适应证 | 第14-15页 |
第五节 DEBAKEY Ⅲ型夹层TEVAR术后的困惑 | 第15-17页 |
一、内漏 | 第15页 |
二、截瘫 | 第15-16页 |
三、覆膜支架两端导致的内膜破裂 | 第16页 |
四、再次介入 | 第16-17页 |
第六节 TEVAR术后的评估 | 第17-19页 |
一、多层螺旋CTA | 第17页 |
二、彩色多普勒超声 | 第17-18页 |
三、超声血管造影 | 第18页 |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第18页 |
五、磁共振成像 | 第18-19页 |
第七节 主动脉夹层的中医研究 | 第19-20页 |
一、中医病因病机 | 第19页 |
二、中医症候分型 | 第19-20页 |
三、中医治疗 | 第20页 |
第八节 结论 | 第20-21页 |
第二章 DeBakey Ⅲ型夹层介入术后主动脉重塑的超声血管造影和CTA的对比研究 | 第21-30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21页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1页 |
二、纳入标淮 | 第21-22页 |
三、手术方式 | 第22页 |
四、仪器和方法 | 第22-23页 |
五、统计学方法 | 第23页 |
第三节 结果 | 第23-27页 |
一、患者基线资料 | 第23页 |
二、合并症情况 | 第23页 |
三、分支动脉受累情况 | 第23-24页 |
四、破口检出情况 | 第24-25页 |
五、真假腔测量情况 | 第25-26页 |
六、腹段主动脉重塑变化 | 第26-27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27-29页 |
一、主动脉CTA与CEUS优劣势比 | 第27-28页 |
二、主动脉重塑 | 第28页 |
三、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28-29页 |
第五节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附录 | 第36-38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38-40页 |
附件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