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点广告(pop)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POP字体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9-10页 |
1.1.1 国外现状 | 第9页 |
1.1.2 国内现状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0页 |
1.2.1 内容 | 第10页 |
1.2.2 目的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与构架 | 第10-13页 |
1.3.1 方法 | 第10-11页 |
1.3.2 构架 | 第11-13页 |
2.卖点广告(POP)的相关概念及表现手法 | 第13-23页 |
2.1 基础概念 | 第13-15页 |
2.1.1 广告的定义 | 第13页 |
2.1.2 卖点广告 | 第13-15页 |
2.2 卖点广告(POP)的表现方法 | 第15-20页 |
2.2.1 直接展示法 | 第15-16页 |
2.2.2 突出特征法 | 第16-17页 |
2.2.3 对比衬托法 | 第17-18页 |
2.2.4 色彩表现设计法 | 第18-19页 |
2.2.5 POP字体表现设计法 | 第19-20页 |
2.2.6 POP广告空间艺术陈列法 | 第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3页 |
3.POP字体的实际应用分析 | 第23-37页 |
3.1 POP字体的设计原则 | 第23-28页 |
3.1.1 POP字体设计的审美特征 | 第23-24页 |
3.1.2 组构技巧与表现 | 第24-27页 |
3.1.3 功能原则 | 第27-28页 |
3.2 POP字体在设计中的多元化应用 | 第28-32页 |
3.2.1 与标志设计的相关内容 | 第28-30页 |
3.2.2 与包装设计的相关内容 | 第30-31页 |
3.2.3 与广告设计的相关内容 | 第31页 |
3.2.4 与文字设计的相关内容 | 第31-32页 |
3.3 POP字体在实际探索中的案例分析 | 第32-35页 |
3.3.1 售卖点与POP字体设计 | 第33-34页 |
3.3.2 动漫画与POP字体设计 | 第34页 |
3.3.3 生活中的POP字体设计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POP字体与纹样结合的创新设计方法 | 第37-57页 |
4.1 POP字体的创新设计方法 | 第37-39页 |
4.1.1 全面创新 | 第37-38页 |
4.1.2 突破与变异 | 第38-39页 |
4.2 创意表现 | 第39-48页 |
4.2.1 字形创意 | 第39-41页 |
4.2.2 字意的创意 | 第41-43页 |
4.2.3 单字结体的创意表现 | 第43-44页 |
4.2.4 句子形式的创意表现 | 第44-45页 |
4.2.5 趣味形态的创意表现 | 第45-47页 |
4.2.6 组合型同构创意表现 | 第47页 |
4.2.7 视觉体验的创意表现 | 第47-48页 |
4.3 POP字体的创新与纹样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 第48-54页 |
4.3.1 传统纹样 | 第48-50页 |
4.3.2 POP字体与传统纹样元素的结合 | 第50-51页 |
4.3.3 POP字体与传统纹样元素的运用 | 第51-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5.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63-65页 |
图例引用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