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抗旱性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8页
    1.1 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旱情现状第10-12页
        1.2.1 干旱的概念第10-11页
        1.2.2 国内干旱情况第11页
        1.2.3 国外干旱情况第11-12页
    1.3 抗旱性评价研究第12-14页
        1.3.1 干旱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12页
        1.3.2 干旱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第12-13页
        1.3.3 干旱对生理指标的影响第13页
        1.3.4 品种抗旱性筛选第13-14页
    1.4 GGE双标图第14-17页
        1.4.1 GGE双标图的原理第14-16页
        1.4.2 GGE双标图的应用第16-17页
    1.5 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2.1 材料与地点第18页
        2.1.1 供试材料第18页
        2.1.2 试验地点第18页
    2.2 试验设计第18页
    2.3 调查项目第18-20页
        2.3.1 农艺性状第18-19页
        2.3.2 产量第19-20页
    2.4 分析方法第20-2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1-40页
    3.1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第21-25页
        3.1.1 不同水分处理抗旱相关农艺性状的联合方差分析第21页
        3.1.2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品种出苗率的影响第21页
        3.1.3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品种干物质的影响第21-23页
        3.1.4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品种SPAD的影响第23页
        3.1.5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品种吐丝散粉间隔期的影响第23页
        3.1.6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品种株高整齐度的影响第23-25页
    3.2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第25-29页
        3.2.1 两种水分处理多年多点玉米品种方差分析第25-26页
        3.2.2 不同玉米品种多年多点的产量变化第26-29页
    3.3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分析第29-36页
        3.3.1 抗旱指数第29-31页
        3.3.2 耐旱指数第31-32页
        3.3.3 胁迫敏感指数第32-33页
        3.3.4 基于GGE双标图的产量分析第33-36页
    3.4 玉米品种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第36-38页
        3.4.1 第一性状—产量第36-37页
        3.4.2 第二性状—农艺性状第37-38页
        3.4.3 玉米品种抗旱性第38页
    3.5 示范应用第38-40页
        3.5.1 陕单609试验示范第38-39页
        3.5.2 陕西省榆林市农科院玉米试验基地示范结果第39-40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40-43页
    4.1 讨论第40-42页
        4.1.1 干旱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0-41页
        4.1.2 玉米品种抗旱性评价第41-42页
    4.2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中改变知识状态之语气词的会话分析研究--“嗯”和“了”的分析
下一篇: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在裁断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