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对象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界定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界定 | 第13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框架 | 第15-16页 |
2 废旧工业厂房区保护与更新的研究 | 第16-3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2.1.1 废旧工业厂房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废旧工业厂房区的景观环境 | 第16-17页 |
2.1.3 废旧工业厂房区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 第17-18页 |
2.2 废旧工业厂房区的理论研究 | 第18-22页 |
2.2.1 国内废旧工业厂房区保护理论 | 第18-20页 |
2.2.2 国外废旧工业厂房区保护理论 | 第20-22页 |
2.3 废旧工业厂房区的案例研究 | 第22-29页 |
2.3.1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第22-25页 |
2.3.2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 第25-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西安市废旧工业厂房区建筑与环境的现状研究 | 第30-66页 |
3.1 西安市近现代重要工业历史发展概况 | 第31-33页 |
3.2 西安市工业厂房区的建筑与环境研究 | 第33-56页 |
3.2.1 大庆路电工城工业厂区的现状研究 | 第33-39页 |
3.2.2 韩森寨军工城工业厂区的现状研究 | 第39-46页 |
3.2.3 灞桥纺织城工业厂区的现状研究 | 第46-54页 |
3.2.4 其他工业厂区概况 | 第54-56页 |
3.3 西安市废旧工业厂房区更新的案例分析 | 第56-63页 |
3.3.1 陕钢厂教育环境的综合改造—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为例 | 第56-59页 |
3.3.2 西北一印创意产业园的改造—以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为例 | 第59-62页 |
3.3.3 西安大华·1935 博物馆的改造——以西安大华·1935 为例 | 第62-63页 |
3.4 西安市废旧工业厂房区现存的问题分析 | 第63-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4 纺织城废旧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 第66-96页 |
4.1 西安市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的保护现状 | 第66-76页 |
4.1.1 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的概况 | 第66-69页 |
4.1.2 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的建筑特色 | 第69-70页 |
4.1.3 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的景观环境遗存现状 | 第70-76页 |
4.2 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保护与更新的紧迫性 | 第76-78页 |
4.3 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保护与更新的构思 | 第78-92页 |
4.3.1 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的周边居民调查及其研究 | 第78-80页 |
4.3.2 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周边居民构成及需求 | 第80-81页 |
4.3.3 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概念方案设计 | 第81-92页 |
4.4 废旧国棉三厂工业厂区保护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 第92-93页 |
4.4.1 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保护的现实意义 | 第92-93页 |
4.4.2 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保护的历史意义 | 第9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3-96页 |
5 西安市废旧工业厂房区的保护策略和前景展望 | 第96-106页 |
5.1 西安废旧工业厂房区的保护策略 | 第96-102页 |
5.1.1 西安市工业厂房区的保护价值 | 第96-97页 |
5.1.2 西安市工业厂房区的保护模式 | 第97-99页 |
5.1.3 西安市工业厂房区的保护方式 | 第99-100页 |
5.1.4 西安市工业厂房区的保护手法 | 第100-101页 |
5.1.5 西安市废旧工业厂房区的保护原则 | 第101-102页 |
5.2 西安市工业厂房区保护与发展的前景展望 | 第102-106页 |
6 结论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附录1 图表目录 | 第114-120页 |
附录2 “156”项目落户西安企业一览表 | 第120-122页 |
附录3 废旧国棉三厂工业厂房区现存状况调查问卷 | 第122-124页 |
附录4 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