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简介 | 第11页 |
1.2 Knoevenagel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碱性催化剂 | 第11-12页 |
1.2.2 酸性催化剂 | 第12页 |
1.2.3 其他催化剂 | 第12-14页 |
1.3 手性有机小分子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3.1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2 手性胺小分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3 手性环己二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4 龙葵醛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4.1 Darzens缩合反应 | 第20页 |
1.4.2 Corey环氧化反应 | 第20-21页 |
1.4.3 其他方法合成龙葵醛 | 第21-22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3页 |
1.5.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5.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手性环己二胺衍生物催化剂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23-33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2.2.2 手性环己二胺衍生物催化剂的合成路线 | 第24-25页 |
2.2.3 手性环己二胺衍生物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第25-26页 |
2.2.4 手性环己二胺衍生物催化剂的表征数据 | 第26-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2页 |
2.3.1 加料顺序和投料比例对酰胺单取代和双取代产物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2 温度对目标化合物收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3 还原剂的选择和还原时间对仲胺产物收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龙葵醛等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3-42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7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3-34页 |
3.2.2 Darzens缩合反应制备龙葵醛衍生物 | 第34-35页 |
3.2.3 Corey环氧化反应制备龙葵醛衍生物 | 第35-36页 |
3.2.4 龙葵醛等衍生物的表征数据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3.3.1 Darzens缩合反应中碱的选择 | 第37-38页 |
3.3.2 Darzens缩合反应中加料顺序和投料比例对环氧酸酯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3 Darzens缩合反应中溶剂对环氧酸酯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4 Corey环氧化反应中Lewis酸对重排反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手性环己二胺衍生物催化的不对称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第42-54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2-50页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2-43页 |
4.2.2 不对称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路线和方法 | 第43-44页 |
4.2.3 不对称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物表征数据 | 第44-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4.3.1 催化剂的筛选 | 第50-51页 |
4.3.2 反应溶剂的选择 | 第51-52页 |
4.3.3 催化剂用量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 | 第60-1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详细摘要 | 第142-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