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一、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基本理论 | 第10-15页 |
| (一)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概述 | 第10-12页 |
| (二)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关系 | 第12-15页 |
| 1.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共性原理 | 第12-14页 |
| 2.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相互影响 | 第14-15页 |
| 3. 比较法上环境犯罪刑事司法模式 | 第15页 |
| 二、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现状 | 第15-23页 |
| (一)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立法现状 | 第15-17页 |
| 1. 环境行政执法立法现状 | 第15-16页 |
| 2. 环境刑事司法立法现状 | 第16-17页 |
| (二)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存在的问题 | 第17-22页 |
| 1. 衔接主导机构不明确 | 第17页 |
| 2. 制度规定上存在问题 | 第17-19页 |
| 3. 衔接方式上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 | 第19-20页 |
| 4. 衔接程序上存在问题 | 第20-21页 |
| 5. 环境司法体系对行政执法监督的欠缺 | 第21-22页 |
| (三)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存在问题的内部因素分析 | 第22-23页 |
| 1. 环保部门原因 | 第22页 |
| 2. 公安机关原因 | 第22-23页 |
| 三、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对策 | 第23-29页 |
| (一) 明确衔接主导机构 | 第23页 |
| (二) 立法完善 | 第23-24页 |
| (三) 衔接方式的完善 | 第24-26页 |
| 1. 确立大案通报机制,实现信息共享 | 第24-25页 |
| 2. 健全提前介入制度 | 第25-26页 |
| 3. 建立环境警察制度,减少衔接程序 | 第26页 |
| (四) 程序方面 | 第26-28页 |
| 1. 环境案件移送与接收机制的完善 | 第26-27页 |
| 2. 证据衔接的完善 | 第27-28页 |
| (五)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 第28-29页 |
| 1. 切实落实对环境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监督 | 第28-29页 |
| 2. 完善职务犯罪追究机制 | 第29页 |
| 结语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