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 第9页 |
1.1.2 微课是信息时代下新的教学手段 | 第9页 |
1.1.3 高中数学学科特点的实际需要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微课研究的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14-20页 |
2.1 微课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1.1 微课的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1.2 微课的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2 微课辅助学生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2.2.2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2.2.3 数字化学习 | 第18页 |
2.2.4 混合式学习 | 第18-20页 |
第3章 微课辅助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前期调查研究 | 第20-24页 |
3.1 前期调查 | 第20-21页 |
3.1.1 调研目的 | 第20页 |
3.1.2 调研对象 | 第20页 |
3.1.3 调研方法 | 第20-21页 |
3.2 前期调研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第4章 微课在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 第24-47页 |
4.1 微课的设计 | 第24-27页 |
4.1.1 微课内容的选取与设计 | 第24-26页 |
4.1.2 微课的制作 | 第26-27页 |
4.2 个案分析 | 第27-41页 |
4.2.1 新知讲授型——以对数运算的互化为例 | 第27-31页 |
4.2.2 典例详解型——以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为例 | 第31-34页 |
4.2.3 知识点复习总结型——以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例 | 第34-37页 |
4.2.4 课外拓展型——以函数的图象为例 | 第37-41页 |
4.3 微课在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 第41-42页 |
4.4 微课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42-47页 |
4.4.1 学生方面 | 第42-46页 |
4.4.2 老师方面 | 第46-47页 |
第5章 影响微课辅助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 第47-53页 |
5.1 影响微课辅助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因素 | 第47-51页 |
5.1.1 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微课视频资源 | 第47-50页 |
5.1.2 教师缺少微课制作及应用的技术指导 | 第50页 |
5.1.3 学生管理和评价功能无法跟踪检测 | 第50-51页 |
5.2 微课辅助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应用策略 | 第51-53页 |
5.2.1 促进微课资源的开发 | 第51页 |
5.2.2 搭建支撑微课辅助教学的软件平台 | 第51页 |
5.2.3 加强一线教师的培训,更新教学理念 | 第51-53页 |
第6章 总结、反思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3页 |
6.2 研究反思 | 第53-54页 |
6.3 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件A | 第59-62页 |
附件B | 第62-65页 |
附件C | 第65-69页 |
附件D | 第69-74页 |
附录E | 第74-76页 |
附件F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