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瓜果园艺论文

西甜瓜转基因抗病毒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9页
    1.1 西甜瓜病毒病研究概况第14-22页
        1.1.1 蛋白质介导的病毒抗性第16-17页
        1.1.2 RNA介导的病毒抗性第17-21页
        1.1.3 非病毒来源的抗性第21-22页
        1.1.4 抗病毒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第22页
    1.2 西瓜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22-32页
        1.2.1 西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23-27页
            1.2.1.1 种子贮存时间影响丛生芽再生第24页
            1.2.1.2 基因型和苗龄的影响第24页
            1.2.1.3 外植体类型的影响第24-25页
            1.2.1.4 激素组合对西瓜分化的影响第25-26页
            1.2.1.5 培养条件的影响第26页
            1.2.1.6 西瓜组织培养中出现的问题第26-27页
        1.2.2 转基因技术在西瓜育种上的应用第27-32页
            1.2.2.1 筛选标记基因对转化的影响第28-29页
            1.2.2.2 不同的农杆菌菌株对转化的影响第29页
            1.2.2.3 预培养对转化的影响第29-30页
            1.2.2.4 侵染时间和浓度对转化的影响第30页
            1.2.2.5 共培养对转化的影响第30页
            1.2.2.6 农杆菌介导西瓜遗传转化的主要问题第30-32页
    1.3 甜瓜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32-38页
        1.3.1 甜瓜组织培养体系研究进展第33-35页
            1.3.1.1 基因型第33页
            1.3.1.2 外植体第33-34页
            1.3.1.3 子叶苗龄第34页
            1.3.1.4 植物激素第34页
            1.3.1.5 培养条件第34-35页
        1.3.2 甜瓜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第35-38页
    1.4 转基因对西甜瓜抗病性的改良和展望第38-39页
第二章 西瓜转基因抗病毒研究第39-70页
    2.1 前言第39-40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40-47页
        2.2.1 植物和病毒材料第40页
        2.2.2 菌株和质粒第40页
        2.2.3 人工mi RN A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第40页
        2.2.4 西瓜再生第40-42页
            2.2.4.1 外植体的获得第40-41页
            2.2.4.2 苗龄对诱导丛生芽的影响第41页
            2.2.4.3 不同部位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影响第41页
            2.2.4.4 激素水平对丛生芽再生率的影响第41页
            2.2.4.5 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41页
            2.2.4.6 KH_2PO_4水平对诱导丛生芽的影响第41-42页
            2.2.4.7 Fe-EDTA水平对再生芽黄化的影响第42页
        2.2.5 西瓜遗传转化第42-47页
            2.2.5.1 Kan抗性的影响第42-43页
            2.2.5.2 预培养时间第43页
            2.2.5.3 侵染时间第43页
            2.2.5.4 共培养时间第43页
            2.2.5.5 转基因西瓜植株DNA提取第43-44页
            2.2.5.6 转基因西瓜植株PCR阳性检测第44页
            2.2.5.7 Southern杂交第44-46页
            2.2.5.8 病毒接种攻毒试验第46页
            2.2.5.9 ELISA检测CMV病毒积累情况第46-4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7-62页
        2.3.1 培养基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7-48页
        2.3.2 不同苗龄诱导丛生芽的影响第48-49页
        2.3.3 子叶块部位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49-50页
        2.3.4 激素组合对外植体丛生芽的影响第50-51页
        2.3.5 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对再生芽的影响第51-52页
        2.3.6 KH_2PO_4水平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52-53页
        2.3.7 Fe-EDTA水平对子叶黄化的影响第53-55页
        2.3.8 Kan敏感性测定第55-57页
            2.3.8.1 Kan处理子叶块浓度筛选第55-56页
            2.3.8.2 Kan处理种子浓度筛选第56-57页
        2.3.9 预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57-58页
        2.3.10 侵染时间对遗传转化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58页
        2.3.11 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58-59页
        2.3.12 转基因西瓜植株嫁接成活情况第59-60页
        2.3.13 转基因西瓜植株PCR检测结果第60页
        2.3.14 转基因西瓜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第60-61页
        2.3.15 转基因西瓜植株抗病毒试验第61-62页
    2.4 讨论第62-68页
        2.4.1 基本培养基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第62-63页
        2.4.2 苗龄对西瓜再生的影响第63页
        2.4.3 外植体部位对西瓜再生的影响第63-64页
        2.4.4 KH2PO4对西瓜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64页
        2.4.5 Fe-EDTA对丛生芽黄化的影响第64-65页
        2.4.6 不同激素组合对西瓜再生的影响第65-66页
        2.4.7 抗生素浓度筛选第66页
        2.4.8 预培养对抗性芽分化的影响第66-67页
        2.4.9 共培养时间对抗性芽分化的影响第67页
        2.4.10 转基因西瓜抗病毒的稳定性第67-68页
    2.5 小结第68-70页
第三章 甜瓜转基因抗病毒研究第70-92页
    3.1 前言第70-71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71-76页
        3.2.1 植物和病毒材料第71页
        3.2.2 菌株和质粒第71页
        3.2.3 CWZ RNAi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第71-72页
        3.2.4 甜瓜遗传转化第72-74页
            3.2.4.1 激素浓度对甜瓜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再生的影响第73页
            3.2.4.2 甜瓜不同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第73-74页
            3.2.4.3 甜瓜子叶和种子对Kan的敏感性试验第74页
            3.2.4.4 预培养时间的影响第74页
            3.2.4.5 侵染时间的影响第74页
            3.2.4.6 共培养时间的影响第74页
        3.2.5 转基因甜瓜植株DNA提取第74-75页
        3.2.6 转基因甜瓜植株的PCR检测第75页
        3.2.7 Southern杂交第75页
        3.2.8 GUS染色第75-7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76-85页
        3.3.1 激素浓度对甜瓜子叶诱导丛生芽的影响第76-77页
        3.3.2 激素浓度对甜瓜叶片诱导丛生芽的影响第77-78页
        3.3.3 不同甜瓜子叶部位的影响第78-79页
        3.3.4 预培养时间的研究第79-80页
        3.3.5 侵染时间的影响第80-81页
        3.3.6 共培养时间的影响第81页
        3.3.7 甜瓜对kan的敏感性试验第81-83页
        3.3.8 转基因T0代甜瓜叶片GUS测定第83-84页
        3.3.9 PCR检测CWZ嵌合基因整合情况第84-85页
        3.3.10 Southern进一步检测CWZ基因整合结果第85页
    3.4 讨论第85-89页
    3.5 小结第89-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2页
个人简介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白山U型渠对两栖类幼体的影响及其生态参数确定
下一篇:二次沿空留巷围岩变形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