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页 |
1.3.2 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 | 第16-18页 |
1.3.3 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32页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分析 | 第21-25页 |
2.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 第21-22页 |
2.1.2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基本特征 | 第22-25页 |
2.2 社会治理理论概述 | 第25-28页 |
2.2.1 社会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社会治理的含义 | 第25-27页 |
2.2.2 社会治理理论的特征 | 第27页 |
2.2.3 治理与控制、管理的辨析 | 第27-28页 |
2.3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 第28-32页 |
2.3.1 在内容与逻辑上的互通性与呼应关系 | 第28-30页 |
2.3.2 在目标实现中相互补充 | 第30-31页 |
2.3.3 在功能发挥上相互助益 | 第31-32页 |
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分析 | 第32-42页 |
3.1 社会价值构建功能 | 第32-35页 |
3.2 社会冲突整合功能 | 第35-37页 |
3.3 社会发展导向功能 | 第37-39页 |
3.4 社会结构互动功能 | 第39-40页 |
3.5 负向功能及消解 | 第40-42页 |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功能的路径 | 第42-55页 |
4.1 治理理论在当下中国的适应性 | 第42-44页 |
4.2 中国传统文化发挥社会治理功能的目标导向——建设和谐社会 | 第44-45页 |
4.2.1 和谐社会的性质 | 第44-45页 |
4.2.2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 | 第45页 |
4.3 当前中国社会现实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结合 | 第45-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
注释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