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灌溉系统的集中分配切换转阀设计与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1.2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页 |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1.3 分区交替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2页 |
| 1.4 灌溉装置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 1.4.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1.4.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1.5 分区交替灌溉装置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1.7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集中分配切换转阀设计 | 第17-25页 |
| 2.1 结构设计 | 第17-18页 |
| 2.2 参数设计 | 第18-23页 |
| 2.2.1 阀体参数设计 | 第19-20页 |
| 2.2.2 阀芯参数设计 | 第20-21页 |
| 2.2.3 端盖参数设计 | 第21-23页 |
| 2.3 固定螺钉、密封装置及轴承选型 | 第23-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集中分配切换转阀换向流道分析 | 第25-39页 |
| 3.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第25-29页 |
| 3.1.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第25-28页 |
| 3.1.2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 3.2 计算模型网格划分及参数设置 | 第29-32页 |
| 3.2.1 计算模型网格划分 | 第29-31页 |
| 3.2.2 参数设置 | 第31-32页 |
| 3.3 流道仿真分析 | 第32-38页 |
| 3.3.1 速度场比较 | 第32-35页 |
| 3.3.2 压力场比较 | 第35-3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集中分配切换转阀内部流场分析 | 第39-53页 |
| 4.1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第39-40页 |
| 4.2 速度场比较 | 第40-45页 |
| 4.2.1 单路切换灌溉工作模式 | 第40-42页 |
| 4.2.2 多路灌溉工作模式 | 第42-45页 |
| 4.3 压力场比较 | 第45-49页 |
| 4.3.1 单路切换灌溉工作模式 | 第45-47页 |
| 4.3.2 多路灌溉工作模式 | 第47-49页 |
| 4.4 质量流量比较 | 第49-52页 |
| 4.4.1 单路切换灌溉工作模式 | 第49页 |
| 4.4.2 多路灌溉工作模式 | 第49-5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集中分配切换转阀换向出口密封分析 | 第53-73页 |
| 5.1 密封原理及分类 | 第53-57页 |
| 5.1.1 静密封原理及分类 | 第53-54页 |
| 5.1.2 动密封原理及分类 | 第54-57页 |
| 5.2 间隙密封装置仿真分析 | 第57-62页 |
| 5.2.1 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 5.2.2 仿真分析 | 第58-59页 |
| 5.2.3 密封性能分析 | 第59-62页 |
| 5.3 密封圈设计 | 第62-65页 |
| 5.4 密封圈仿真分析 | 第65-69页 |
| 5.5 星形密封圈密封性能试验分析 | 第69-71页 |
| 5.5.1 试验内容 | 第70页 |
| 5.5.2 试验数据 | 第70-71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 6.1 总结 | 第73-74页 |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附录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