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校长职务行为个案研究--以加州洛杉矶郡北岭市卡拉汉小学校长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 (一)政策背景 | 第8页 |
| (二)现实背景 | 第8-9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 三、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2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0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五、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 六、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 (一)校长 | 第13页 |
| (二)职务行为 | 第13-14页 |
| (三)校长职务行为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8页 |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卡拉汉小学所属社区及学校概况 | 第19-26页 |
| 一、社区概况 | 第19页 |
| 二、学校概况 | 第19-26页 |
| (一)学校基本情况及格局 | 第19-23页 |
| (二)学校的校长 | 第23-24页 |
| (三)学校的一天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卡拉汉小学校长的职务行为特征及分析 | 第26-48页 |
| 一、卡拉汉小学校长的职务行为特征 | 第30-43页 |
| (一)共同愿景 | 第30-34页 |
| (二)教学监督 | 第34-38页 |
| (三)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 第38-40页 |
| (四)创造学习、积极行为的校园文化 | 第40-41页 |
| (五)家庭与社区参与 | 第41-42页 |
| (六)建立系统,保证运转 | 第42-43页 |
| 二、卡拉汉小学校长的职务行为分析 | 第43-48页 |
| (一)校长的一天 | 第43-45页 |
| (二)职务行为分析 | 第45-48页 |
| 第五章 中美小学校长职务行为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48-59页 |
| 一、我国小学校长职务行为的特征 | 第48-51页 |
| (一)上海xx小学校长的一天 | 第48-49页 |
| (二)上海xx小学校长的职务行为特征 | 第49-51页 |
| 二、中美小学校长职务行为的差异 | 第51-54页 |
| (一)学校愿景建设与实现过程的差异 | 第51页 |
| (二)学校内部会议组织形式的差异 | 第51-53页 |
| (三)校长与教代会关系的差异 | 第53页 |
| (四)沟通形式的差异 | 第53-54页 |
| 三、职务行为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54-59页 |
| (一)教育体制的差异 | 第54-57页 |
| (二)社会文化的差异 | 第57页 |
| (三)个人领导风格的差异 | 第57-59页 |
| 结语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附录 | 第62-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