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AhR的结构与功能 | 第11-13页 |
1.2 AhR作为人类疾病治疗的靶标 | 第13-14页 |
1.3 AhR配体 | 第14-18页 |
1.3.1 AhR合成配体 | 第14-15页 |
1.3.2 AhR内源性和天然配体 | 第15-18页 |
1.4 AhR物种特异性和突变研究 | 第18-22页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2-25页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5.3 本课题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2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残基突变对芳香烃受体配体结合区的影响 | 第25-4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2.1.1 结构准备 | 第25页 |
2.1.2 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 | 第25-26页 |
2.1.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6-27页 |
2.1.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8-42页 |
2.2.1 AhR LBD结合模式和突变稳定性分析 | 第28-32页 |
2.2.2 残基突变对蛋白结构变化分析 | 第32-35页 |
2.2.3 残基突变结合腔变化分析 | 第35-37页 |
2.2.4 残基突变与配体结合自由能分析 | 第37-40页 |
2.2.5 318位点Phe突变成Ala分析 | 第40-42页 |
2.3 讨论 | 第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3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不同配体与芳香烃受体结合模式的变化 | 第44-5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3.1.1 结构准备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4页 |
3.1.2 体积计算 | 第44-45页 |
3.1.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7页 |
3.2.1 AhR PAS B与配体结合模式分析 | 第45-48页 |
3.2.2 AhR PAS B与配体结合自由能变化分析 | 第48-50页 |
3.2.3 AhR PAS B与配体结合后结构变化分析 | 第50-52页 |
3.2.4 AhR PAS B与配体结合后体积变化分析 | 第52-54页 |
3.2.5 基于优化模型的柔性筛选 | 第54-57页 |
3.3 讨论 | 第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