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含腈水解酶重组大肠杆菌生物催化1-氰基环己基乙腈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腈化合物的简介及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羧酸化合物简介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制备羧酸化合物的方法第14-15页
        1.3.1 化学合成法第14-15页
        1.3.2 生物催化法第15页
    1.4 生物催化简介第15-16页
    1.5 用腈水解酶生物催化制备羧酸化合物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第16-17页
    1.6 固定化细胞技术概况第17-22页
        1.6.1 固定化细胞的定义第17页
        1.6.2 固定化细胞的方法第17-20页
        1.6.3 固定化细胞的载体材料第20-21页
        1.6.4 固定化细胞的性质第21页
        1.6.5 固定化细胞的应用第21-22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思路第22-24页
第二章 含腈水解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优化第24-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6页
        2.1.1 菌种第24页
        2.1.2 培养基第24页
        2.1.3 主要试剂第24-25页
        2.1.4 主要仪器表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9页
        2.2.1 培养方法第26页
        2.2.2 OD值的测定第26页
        2.2.3 细胞干重曲线第26-27页
        2.2.4 酶活力的测定第27页
        2.2.5 分析方法用第27页
        2.2.6 1-氰基环己基乙酸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7-29页
        2.2.7 含腈水解酶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产酶曲线第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5页
        2.3.1 碳源的优化第29-30页
        2.3.2 氮源的优化第30页
        2.3.3 发酵初始p H对菌体生长及产酶的影响第30-31页
        2.3.4 发酵温度对菌体生长及产酶的影响第31-32页
        2.3.5 接种量对菌体生长及产酶的影响第32-33页
        2.3.6 摇瓶装液量对发酵的影响第33页
        2.3.7 IPTG加入时间对菌体生长及产酶的影响第33-34页
        2.3.8 不同IPTG加入浓度第34-35页
        2.3.9 优化后大肠杆菌的生长及产酶过程第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含腈水解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反应优化第36-50页
    3.1 实验材料第36-37页
        3.1.1 菌种第36页
        3.1.2 培养基第36页
        3.1.3 主要试剂第36-37页
        3.1.4 主要仪器表第37页
    3.2 实验方法第37-41页
        3.2.1 含腈水解酶大厂杆菌的培养第37页
        3.2.2 OD值的测定第37页
        3.2.3 酶活力的测定第37页
        3.2.4 分析方法第37-38页
        3.2.5 1-氰基环己基乙酸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8页
        3.2.6 水溶性有机助溶剂的选择第38页
        3.2.7 催化剂量的影响第38页
        3.2.8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8-39页
        3.2.9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9页
        3.2.10 p H值的影响第39页
        3.2.11 反应体积的影响第39页
        3.2.12 底物粒径的影响第39-40页
        3.2.13 底物抑制实验第40页
        3.2.14 产物抑制实验第40页
        3.2.15 放置天数对酶活的影响第40页
        3.2.16 优化反应条件前后转化率的对比第40-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49页
        3.3.1 水溶性有机溶剂的选择第41页
        3.3.2 催化剂量的影响第41-42页
        3.3.3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2-43页
        3.3.4 反应温度及温度稳定性的影响第43-44页
        3.3.5 反应p H值的影响第44-45页
        3.3.6 反应体积的影响第45-46页
        3.3.7 底物粒径的影响第46页
        3.3.8 底物抑制实验第46-47页
        3.3.9 产物抑制的影响第47-48页
        3.3.10 放置天数对酶活的影响第48页
        3.3.11 转化反应优化前后底物转化率的变化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含腈水解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固定化及性能研究第50-71页
    4.1 实验材料第50-51页
        4.1.1 菌种第50页
        4.1.2 培养基第50页
        4.1.3 主要试剂第50-51页
        4.1.4 主要仪器表第51页
    4.2 实验方法第51-56页
        4.2.1 含腈水解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培养第51页
        4.2.2 OD值的测定第51-52页
        4.2.3 细胞干重曲线第52页
        4.2.4 酶活力的测定第52页
        4.2.5 机械强度的测定第52页
        4.2.6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第52-53页
        4.2.7 固定化细胞的工艺优化第53-54页
        4.2.8 固定化细胞的性质第54-5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6-70页
        4.3.1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第56-57页
        4.3.2 细胞浓度对固定化细胞酶活的影响第57页
        4.3.3 海藻酸钠浓度对固定化细胞酶活的影响第57-58页
        4.3.4 硬化时间对固定化酶活的影响第58-59页
        4.3.5 戊二醛浓度对固定化细胞酶活的影响第59页
        4.3.6 戊二醛中交联时间第59-60页
        4.3.7 聚乙烯亚胺浓度对固定化细胞酶活的影响第60-61页
        4.3.8 在聚乙烯亚胺溶液中交联时间对酶活的影响第61页
        4.3.9 固定化小球在各个时期的颜色变化第61-62页
        4.3.10 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第62-64页
        4.3.11 最适p H及p H稳定性第64-65页
        4.3.12 储存溶液中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第65页
        4.3.13 不同保存溶液对固定化细胞酶活及机械强度的影响第65-66页
        4.3.14 储存稳定性第66-67页
        4.3.15 0.5M底物的反应时间第67页
        4.3.16 固定化细胞转化反应的最佳转速第67-68页
        4.3.17 添加钙离子的在转化反应中的作用第68-69页
        4.3.18 循环利用第69-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铝合金双脉冲VPPA焊接电弧行为及工艺研究
下一篇:CRISPR/Cas9系统中Cas9蛋白DNA结合域及sgRNA-shRNA阵列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