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计算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水文地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并行体系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算法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问题提出 | 第17页 |
1.4 本文结构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地下水流动的数值模拟概述 | 第19-28页 |
2.1 地下水数值模型 | 第19-20页 |
2.2 有限差分法的离散化 | 第20-25页 |
2.3 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过程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并行体系结构及程序设计 | 第28-42页 |
3.0 并行计算分类 | 第28-29页 |
3.1 共享内存并行模型 | 第29-31页 |
3.2 分布式并行模型 | 第31-34页 |
3.3 基于GPU的并行模型 | 第34-37页 |
3.4 并行计算评价指标 | 第37-41页 |
3.4.1 加速比评价 | 第38-40页 |
3.4.2 效率 | 第40页 |
3.4.3 可扩展性评价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算法原理和方法 | 第42-55页 |
4.1 预备知识 | 第42-45页 |
4.1.1 最速下降法 | 第42-43页 |
4.1.2 共轭方向 | 第43-45页 |
4.1.3 灵敏度分析法 | 第45页 |
4.2 预条件子技术 | 第45-49页 |
4.2.1 几种简单的预处理子 | 第46-47页 |
4.2.2 不完全LU分解预处理子 | 第47-48页 |
4.2.3 稀疏近似逆预处理子 | 第48-49页 |
4.3 算法原理及程序框图 | 第49-54页 |
4.3.1 共轭梯度法 | 第49-51页 |
4.3.2 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 第51-53页 |
4.3.3 参数估值算法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并行实验和性能分析 | 第55-68页 |
5.1 并行化可行性分析 | 第55-56页 |
5.1.1 PCG算法并行的可行性分析 | 第55页 |
5.1.2 参数估值算法并行的可行性分析 | 第55-56页 |
5.2 数据的输入格式 | 第56-57页 |
5.3 基于共享内存的并行计算模拟实现 | 第57-63页 |
5.3.1 基于OpenMP的并行算法分析 | 第57-59页 |
5.3.2 宁夏银川市地下水流实验模拟和性能分析 | 第59-62页 |
5.3.3 基于不同规模大小的实验模拟和性能分析 | 第62-63页 |
5.4 基于分布式共享内存的并行计算模拟实现 | 第63-66页 |
5.4.1 OpenMP/MPI混合编程算法设计 | 第63-64页 |
5.4.2 实验模拟和性能分析 | 第64-66页 |
5.5 本章总结 | 第66-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个人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