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津某办公建筑人体热舒适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对人体热舒适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人体热舒适评价指标 | 第16-27页 |
2.1 标准有效温度SET指标 | 第16-21页 |
2.1.1 二节点模型 | 第16-19页 |
2.1.2 标准有效温度SET | 第19-21页 |
2.2 PMV指标 | 第21-27页 |
2.2.1 Fanger热平衡方程 | 第21-23页 |
2.2.2 PMV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2.2.3 PPD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人体热舒适现场研究方法 | 第27-38页 |
3.1 天津地区的气候特点 | 第27页 |
3.2 研究方案的选择 | 第27-28页 |
3.3 调查设计 | 第28-34页 |
3.3.1 调查地点 | 第28-29页 |
3.3.2 调查对象 | 第29-31页 |
3.3.3 测试仪器 | 第31-33页 |
3.3.4 调查过程 | 第33-34页 |
3.4 现场干预实验测试工况 | 第34-38页 |
第四章 人体热舒适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8-57页 |
4.1 主观问卷调查结果 | 第38-41页 |
4.2 热舒适的适应行为调查结果 | 第41-43页 |
4.3 室内环境参数对室内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程度 | 第43-45页 |
4.4 室外环境对人体的适应行为影响 | 第45-47页 |
4.5 PMV指标与实际热感觉的比较 | 第47-50页 |
4.6 SET指标与实测热感觉 | 第50-52页 |
4.7 全季室内人体热舒适分析 | 第52-54页 |
4.7.1 期望温度 | 第52-53页 |
4.7.2 热中性温度和可接受温度上限 | 第53页 |
4.7.3 期望温度与中性温度的比较 | 第53页 |
4.7.4 舒适区范围 | 第53-54页 |
4.8 与其他研究成果的比较 | 第54页 |
4.9 分类别室内舒适温度分析 | 第54-57页 |
4.9.1 男女中性温度和期望温度的比较 | 第55页 |
4.9.2 运动状况对中性温度和期望温度的影响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5.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