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退守中预见未来—柏桦论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源起第9-10页
    二、柏桦研究综述第10-14页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柏桦:“第三代”诗人中的“异类”第15-21页
    第一节 男人身体“女人心”第15-17页
    第二节 当代文学史中的“异类”第17-21页
第二章 一代抒情才子从诞生到隐匿第21-38页
    第一节 “夏天”的终结——从《表达》到《往事》第21-30页
        一、“青春文化”与漫游——柏桦“表达”时期的诗歌第21-27页
        二、“夏天”终结以后第27-30页
    第二节 《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被隐匿的文本第30-38页
        一、三个版本,一本书:时代的暗影第30-34页
        二、左边:要走向哪里第34-38页
第三章 归来:《水绘仙侣》及其他第38-74页
    第一节 诗歌写作中断的十五年第38-40页
    第二节 《水绘仙侣》的内涵第40-54页
        一、美学传统与新时期诗歌写作掠影第40-46页
        二、《水绘仙侣》:从注释说起第46-51页
        三、《水绘仙侣》的文学史意义第51-54页
    第三节 “史记”系列与《一点墨》第54-65页
        一、“史记”系列:历史现场考古的狂欢与节制第54-59页
        二、《一点墨》:“养小”与中国风趣第59-63页
        三、诗歌创作:一种文体的狂欢第63-65页
    第四节 《日日新》:先锋还是传统第65-74页
        一、何以“日日新”第65-68页
        二、《日日新》杂志探微第68-74页
第四章 一种可能性:柏桦的诗学观第74-88页
    第一节 “下午”与“夏天”:诗学空间与时间第74-78页
        一、“下午”诗学空间中的“快”与“慢”第74-77页
        二、“夏天”:回归自然的诗学时间观第77-78页
    第二节 逸乐与声音:中国现代汉诗的一种方向第78-83页
        一、逸乐:诗学的另一个“翅膀”第78-81页
        二、声音:诗歌的与先天的第81-83页
    第三节 江南:一个符号,一个场域第83-88页
        一、作为符号的存在第85-86页
        二、悖反:欲言又止的确认第86-88页
结语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氧化铟薄膜氨气浓度检测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控制的蓝牙固定电话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