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检测与处理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 第16-25页 |
2.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6-18页 |
2.1.1 系统设计所达到的技术指标 | 第16-17页 |
2.1.2 系统硬件的基本构成 | 第17-18页 |
2.1.3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第18页 |
2.2 Lab VIEW软件介绍 | 第18-21页 |
2.2.1 Lab VIEW概述 | 第18-19页 |
2.2.2 Lab VIEW 2011 开发环境 | 第19-21页 |
2.3 Lab VIEW与数据库的链接 | 第21-23页 |
2.4 Lab VIEW中实现与MATLAB混合编程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检测与处理系统的采集过程及硬件组成 | 第25-32页 |
3.1 数据采集的过程 | 第25-26页 |
3.2 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 | 第26-31页 |
3.2.1 计算机(PC) | 第27-28页 |
3.2.2 频谱分析仪 | 第28页 |
3.2.3 多功能数据采集卡 | 第28-30页 |
3.2.4 GPIB卡 | 第30-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检测与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32-47页 |
4.1 系统软件的需求分析 | 第32页 |
4.2 系统软件的开发平台 | 第32-33页 |
4.3 检测与处理系统界面设计介绍 | 第33-36页 |
4.4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46页 |
4.4.1 系统登录模块的实现 | 第36-37页 |
4.4.2 系统数据库的实现 | 第37-40页 |
4.4.3 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 | 第40-42页 |
4.4.4 实时显示模块的实现 | 第42-43页 |
4.4.5 其他部分模块 | 第43-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系统软件与硬件间通信功能的实现 | 第47-54页 |
5.1 串行通信基础 | 第47-48页 |
5.2 RS-232 通信方式的研究 | 第48-51页 |
5.2.1 接口结构 | 第48-49页 |
5.2.2 传输方式 | 第49页 |
5.2.3 串口通信的实现 | 第49-51页 |
5.3 USB通信方式的实现 | 第51-53页 |
5.3.1 USB技术概述 | 第51页 |
5.3.2 通信协议应用 | 第51-52页 |
5.3.3 USB通信软件实现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系统运行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6.1 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 第54-56页 |
6.2 数据处理系统测试 | 第56-5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附录1源程序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