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哲学基本问题论文--本体论论文

布鲁诺·拉图尔的行动本体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9-13页
        1.3.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1-13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3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拉图尔行动本体论的理论背景及渊源第15-23页
    2.1 拉图尔行动本体论的理论产生背景第15-17页
        2.1.1 SSK的社会建构论策略及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2.1.2 社会学转向之后的“人类学转向”第16-17页
    2.2 当代法国哲学理论的承延第17-20页
        2.2.1 “拟客体”概念的来源:米歇尔·塞尔的关系本体论第17-18页
        2.2.2 “网络”概念的来源:吉尔·德勒兹的后结构主义第18-20页
    2.3 选择一种形而上学:怀特海或者梅洛-庞蒂第20-23页
        2.3.1 拉图尔追随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第20-21页
        2.3.2 拉图尔不认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第21-23页
3. 拉图尔行动本体论的主要内容第23-33页
    3.1 行动本体论揭示的问题:现代性的困境第23-25页
        3.1.1 杂合体的增殖第23-24页
        3.1.2 处于中间王国的“拟客体”第24页
        3.1.3 拉图尔的反“哥白尼革命”第24-25页
    3.2 行动本体论的基本原则:广义对称性原则第25-26页
        3.2.1 拉图尔对布鲁尔强纲领的批评第25页
        3.2.2 终结二元论的“广义对称性原则”第25-26页
    3.3 行动本体论的主要特征:一种过程性的本体论思考第26-28页
        3.3.1 行动本体的转义构成和多重行动第26-27页
        3.3.2 非还原性的异质建构观第27-28页
    3.4 行动本体论的另一面:被忽略的“差异性”第28-33页
        3.4.1 从行动的“网络”到差异性的“存在模式”第28-29页
        3.4.2 一个“非现代性”的世界第29-30页
        3.4.3 AIME中的例证:通过存在模式的组合来理解“技术是什么”第30-33页
4. 拉图尔行动本体论评析第33-36页
    4.1 拉图尔行动本体论对科学哲学的贡献第33-35页
        4.1.1 科学文化哲学的新进展第33-34页
        4.1.2 科学实践的形而上学回归第34-35页
    4.2 行动本体论面临的挑战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载货汽车质量及路面坡度估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边界变异对梁式桥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