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 1.3 本文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 第2章 差错控制编码理论 | 第17-33页 |
| 2.1 差错控制方式 | 第17-18页 |
| 2.1.1 自动请求重发(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第17-18页 |
| 2.1.2 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 第18页 |
| 2.1.3 混合纠错(HEC,Hybrid Error Correction) | 第18页 |
| 2.2 相关代数理论 | 第18-22页 |
| 2.2.1 有限域理论 | 第18-19页 |
| 2.2.2 有限域基底 | 第19-20页 |
| 2.2.3 有限域代数运算 | 第20-22页 |
| 2.3 线性分组码 | 第22-25页 |
| 2.3.1 线性分组码基本概念 | 第22页 |
| 2.3.2 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 | 第22-23页 |
| 2.3.3 伴随式 | 第23-24页 |
| 2.3.4 循环码 | 第24页 |
| 2.3.5 截短循环码 | 第24-25页 |
| 2.4 常用纠错编码方式 | 第25-32页 |
| 2.4.1 BCH码 | 第25-26页 |
| 2.4.2 RS码 | 第26-27页 |
| 2.4.3 卷积码 | 第27-31页 |
| 2.4.4 级联码 | 第31页 |
| 2.4.5 Turbo码 | 第31-32页 |
| 2.4.6 LDPC码 | 第32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卫星测控的编译码设计 | 第33-57页 |
| 3.1 星地链路编码设计 | 第33-40页 |
| 3.1.1 上行链路编码设计 | 第34-38页 |
| 3.1.2 下行链路编码设计 | 第38-40页 |
| 3.2 星上纠错译码设计 | 第40-54页 |
| 3.2.1 帧同步逻辑设计 | 第41-43页 |
| 3.2.2 星上译码总体设计 | 第43-44页 |
| 3.2.3 伴随式计算 | 第44-47页 |
| 3.2.4 错误位置多项式 | 第47-50页 |
| 3.2.5 钱氏搜索设计 | 第50-52页 |
| 3.2.6 MATLAB功能验证 | 第52-54页 |
| 3.3 星上纠错编码设计 | 第54-56页 |
| 3.3.1 RS编码设计 | 第54-55页 |
| 3.3.2 MATLAB功能验证 | 第55-5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4章 卫星测控编译码的FPGA设计实现 | 第57-77页 |
| 4.1 FPGA简介 | 第57-59页 |
| 4.1.1 FPGA芯片 | 第57-58页 |
| 4.1.2 FPGA开发流程 | 第58-59页 |
| 4.2 星上纠错译码的FPGA设计实现 | 第59-73页 |
| 4.2.1 帧同步模块 | 第60-63页 |
| 4.2.2 BCH译码控制模块 | 第63-67页 |
| 4.2.3 伴随式模块 | 第67-68页 |
| 4.2.4 迭代运算模块 | 第68-70页 |
| 4.2.5 钱氏搜索模块 | 第70-72页 |
| 4.2.6 资源分析 | 第72-73页 |
| 4.3 星上纠错编码的FPGA设计实现 | 第73-76页 |
| 4.3.1 RS编码模块 | 第73-75页 |
| 4.3.2 资源分析 | 第75-7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