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糙苏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7页
    1.1 引言第9页
    1.2 糙苏属种类分布第9-11页
    1.3 糙苏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第11-19页
        1.3.1 萜类化合物第11-14页
        1.3.2 黄酮类化合物第14-16页
        1.3.3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第16-17页
        1.3.4 木脂素类化合物第17-18页
        1.3.5 挥发油第18页
        1.3.6 其它化合物第18-19页
    1.4 药理活性第19-22页
        1.4.1 抑菌活性第19页
        1.4.2 镇痛作用第19页
        1.4.3 镇痛抗炎作用第19-20页
        1.4.4 细胞毒活性第20页
        1.4.5 降血糖第20页
        1.4.6 抗溃疡作用第20页
        1.4.7 抗自由基作用第20-21页
        1.4.8 抗氧化活性第21页
        1.4.9 抗原虫药第21页
        1.4.10 抗诱变第21页
        1.4.11 镇咳祛痰平喘第21-22页
        1.4.12 其它作用第22页
    1.5 糙苏 (Phlomis umbrosa Turcz.)第22-24页
        1.5.1 糙苏的形态特征及分布状况第23页
        1.5.2 糙苏的药用价值第23-24页
    1.6 小结第24-25页
    1.7 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5-27页
        1.7.1 主要研究内容第25页
        1.7.2 立题依据及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糙苏化学成分研究第27-40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植物来源及鉴定第27-28页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8-29页
    2.4 实验方法第29-32页
        2.4.1 提取分离第29-31页
        2.4.2 实验结果第31-32页
    2.5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32-36页
    2.6 化合物的波谱数据第36-38页
    2.7 实验结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致谢第46-47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2基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4V营销组合理论的X市邮政报刊亭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