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框架结构节点加固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1.2.1 节点加固的试验研究 | 第13-15页 |
1.2.2 节点加固的理论研究 | 第15-17页 |
1.3 本文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拟解决问题 | 第18-19页 |
1.4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1 粘贴钢板加固节点有限元分析研究方案 | 第19页 |
1.4.2 碳纤维布加固节点有限元分析研究方案 | 第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加固 | 第21-35页 |
2.1 节点受力机理及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21-25页 |
2.1.1 斜压杆机制 | 第21-22页 |
2.1.2 剪摩擦机制 | 第22-23页 |
2.1.3 桁架机制 | 第23-24页 |
2.1.4 节点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2 节点破坏形式 | 第25-26页 |
2.3 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26-27页 |
2.4 混凝土结构加固基本原理 | 第27-30页 |
2.4.1 抗震加固的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2.4.2 加固结构受力特征 | 第28-29页 |
2.4.3 加固结构协同工作 | 第29-30页 |
2.5 节点加固基本方法 | 第30-34页 |
2.5.1 粘贴钢板加固法 | 第30-31页 |
2.5.2 碳纤维(CFRP)加固法 | 第31-32页 |
2.5.3 其他加固方法(增大截面法和包钢法) | 第32-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 第35-55页 |
3.1 有限单元法介绍 | 第35-38页 |
3.1.1 有限单元法基本思想 | 第35-36页 |
3.1.2 有限元方法的求解步骤 | 第36-38页 |
3.2 非线性分析与详细分析软件—MIDAS/FEA | 第38-40页 |
3.2.1 MIDAS/FEA的优点和特点 | 第39页 |
3.2.2 MIDAS/FEA的结构分析功能 | 第39-40页 |
3.2.3 MIDAS/FEA求解方法 | 第40页 |
3.3 有限元分析单元模型选取 | 第40-44页 |
3.3.1 主要有限元模型 | 第40-41页 |
3.3.2 混凝土单元及钢板模型的选取 | 第41-42页 |
3.3.3 碳纤维(CFRP)单元模型的选取 | 第42-43页 |
3.3.4 钢筋单元模型 | 第43-44页 |
3.4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 | 第44-46页 |
3.4.1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理 | 第44页 |
3.4.2 单调加载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 第44-45页 |
3.4.3 界面单元的模拟 | 第45-46页 |
3.5 钢筋混凝土节点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46-48页 |
3.5.1 材料属性 | 第46-47页 |
3.5.2 计算简图 | 第47-48页 |
3.6 有限元分析计算及结果 | 第48-53页 |
3.6.1 节点有限元模型 | 第48-50页 |
3.6.2 节点部分计算结果 | 第50-52页 |
3.6.3 节点地震响应下最大剪力验算 | 第52-5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碳纤维加固框架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 第55-65页 |
4.1 碳纤维加固法的设计规定 | 第55-56页 |
4.2 碳纤维加固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56-58页 |
4.2.1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推导的公式 | 第56-57页 |
4.2.2 柱端加密区体积配箍率计算 | 第57-58页 |
4.3 碳纤维加固法的技术特点 | 第58页 |
4.4 碳纤维加固节点的有限元模型方案 | 第58-61页 |
4.4.1 碳纤维加固方案 | 第58-59页 |
4.4.2 碳纤维加固节点有限元模型 | 第59-61页 |
4.5 有限元分析计算及结果 | 第61-64页 |
4.5.1 碳纤维加固节点部分计算结果 | 第61-63页 |
4.5.2 节点地震响应下最大剪力验算 | 第63-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粘贴钢板加固框架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 第65-75页 |
5.1 粘贴钢板加固法的设计规定 | 第65-66页 |
5.2 粘贴钢板加固法的技术特点 | 第66页 |
5.3 粘贴钢板加固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根据 | 第66-67页 |
5.4 粘贴钢板加固法的性能影响因素 | 第67-68页 |
5.5 粘贴钢板加固节点的有限元模型方案 | 第68-72页 |
5.5.1 粘贴钢板加固方案 | 第68-69页 |
5.5.2 粘贴钢板加固节点有限元模型 | 第69-72页 |
5.6 有限元分析计算及结果 | 第72-74页 |
5.6.1 粘贴钢板加固节点部分计算结果 | 第72-73页 |
5.6.2 节点地震响应下最大剪力验算 | 第73-7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75-87页 |
6.1 碳纤维布与钢板的应变分析 | 第75-77页 |
6.2 节点区剪切变形 | 第77-78页 |
6.3 结构位移比较 | 第78-79页 |
6.4 结构正应力比较 | 第79-80页 |
6.5 结构抗剪承载力比较 | 第80页 |
6.6 轴压比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80-82页 |
6.7 混凝土等级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82页 |
6.8 钢板厚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82-84页 |
6.9 碳纤维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84-85页 |
6.10 不同碳纤维布型号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85-86页 |
6.11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1 结论 | 第87-88页 |
2 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实践 | 第94页 |